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路出南雄次川谭丈枉顾惠粟》
《路出南雄次川谭丈枉顾惠粟》全文
明 / 庞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东山高卧闭关时,濯足龙门未易窥。

不谓一枝鹩借宿,却瞻千仞凤来仪。

伯夷树粟殷勤馈,管子分金特达知。

世态波颓东逝远,真凭砥柱障澜陂。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庞嵩所作,名为《路出南雄次川谭丈枉顾惠粟》。诗中描绘了隐士在东山高卧、闭关自守的生活状态,以及对世俗世态的深刻洞察。

首联“东山高卧闭关时,濯足龙门未易窥”,开篇即以隐逸之士的形象引入,东山高卧象征着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濯足龙门”则暗喻了对功名利禄的不屑与超越,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功利的超脱。

颔联“不谓一枝鹩借宿,却瞻千仞凤来仪”,通过对比“一枝鹩”与“千仞凤”的形象,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鲜明对比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鹩鸟栖息于低矮之处,而凤凰则翱翔于高天之上,此处以“借宿”与“来仪”分别形容两者,既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淡然,也寄托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颈联“伯夷树粟殷勤馈,管子分金特达知”,引用了历史典故,通过伯夷和管仲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品德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推崇。伯夷和叔齐在周武王伐纣后拒绝接受封赏,坚守节操;管仲则在齐桓公的支持下,推行改革,使齐国成为诸侯霸主。这两则故事分别代表了不同层面的道德与智慧,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价值取向。

尾联“世态波颓东逝远,真凭砥柱障澜陂”,总结全诗,揭示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坚守正道的决心。世态如波涛般东流不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砥柱”则比喻为坚定的意志和不变的信念,诗人以此自勉,表示即使面对世态的变幻,也要像砥柱一样,阻挡波涛,坚守自己的理想与原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理想境界、高尚品德和世态炎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庞嵩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思考和情感表达。

作者介绍

庞嵩
朝代:明   字:振卿   籍贯:广东南海

庞嵩,字振卿,学者称弼唐先生,广东广州府南海县张槎弼唐村人(今属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举人,后任应天府通判,代理府尹八年。后任南京刑部员外郎,升郎中。调任云南曲靖知府,晚年受聘至西宁县(今郁南)讲学,培养生员不少。著有《太极解图书解》、《弼唐遗言》和《弼唐存稿》。
猜你喜欢

浑醉庵诗

人间岁月都几许,醉里光阴差较长。

千日不醒终有尽,百年浑得要为常。

故人屡过无穷巷,一室能宽有醉乡。

好事不妨多酌我,老来无复次公狂。

(0)

瑞龙吟.寿京尹曾留远

晨光曙。遥见□灼文奎,照天心处。

峨眉棱上西飞,北魁南极,腾辉灿丽。神皋地。

争看碧幢旗戟,蔼然佳气。

深深有美堂中,绣帏□幕,笙歌不住。

知是元戎初度,玉觥频举,云堤烟市。

时听笑声,都人相贺相语。人人说是,活佛生今世。

襟怀内、严霜莹月,春风秋水。文肃貂蝉贵。

南丰学问,文昭节义。若问庄椿岁。

堪谁比,清源曾公寿齿。郎君宥府,衮衣荣侍。

(0)

枕上闻风

风撼林间万窍开,耳边雨带暮潮来。

似知书困难为觉,刚把天声为唤回。

(0)

饯申屠御史归扬州行台

僻在江南天一隅,烦公原隰遍驰驱。

数元结辈已多矣,百子骏今安得乎。

风力喧传真御史,霜台勇在去贪夫。

翩翩只鹤骑将去,若问腰缠一孔无。

(0)

题吉昌桥

一水长流出涧溪,众山绵密与云齐。

武陵桥上观春色,自笑刘郎去路迷。

(0)

访郑叔详回得花满盘作短诗以寄

参军肯自笑苍颜,花趁篮舆簇玉盘。

剩取必知丛蝶恨,款行聊许路人看。

娟娟静静春情好,淡淡浓浓妆色残。

已遣小蛮歌送酒,故教乱插竹皮冠。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