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月是中秋,向夕呼船抱病游。
大地清辉翻白昼,良宵幽兴属沧洲。
湖山夜色孤篷远,天水寒光两镜浮。
酣坐不知吟啸永,阑干北斗挂峰头。
一年好月是中秋,向夕呼船抱病游。
大地清辉翻白昼,良宵幽兴属沧洲。
湖山夜色孤篷远,天水寒光两镜浮。
酣坐不知吟啸永,阑干北斗挂峰头。
此诗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乘船出游的情景。首句“一年好月是中秋”点明时令与佳节,表达了对中秋之月的喜爱与期待。接着“向夕呼船抱病游”则透露出诗人虽有疾病在身,仍不减兴致,选择在傍晚时分乘船出游,展现了其坚韧与乐观的精神。
“大地清辉翻白昼”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中秋之夜月光如昼的景象,将夜晚的景色与白天的明亮相提并论,突出了月光的皎洁与明亮。接下来“良宵幽兴属沧洲”,则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而美好的夜晚,内心深处的闲适与愉悦,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和谐。
“湖山夜色孤篷远,天水寒光两镜浮”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面与山色在夜色中的静谧与遥远,以及天水之间反射出的寒光,如同两面镜子般倒映着天空与大地,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最后,“酣坐不知吟啸永,阑干北斗挂峰头”则以“酣坐”形容诗人沉醉于美景之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直到北斗星挂在山峰之巅,才意识到夜已深沉,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这一刻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湖上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人生态度。
玉骨无尘,冰肌胜雪,汉宫捧出新妆。
月明似水,仙人乍试兰汤。晚飔逗出微凉。
正云屏、静对幽芳。红衣夏老,黄花秋晚,谁与争香。
天街夜色昏黄。曾记婵娟三五,结伴徜徉。
钗梁嫩萼,鬓边娇影难忘。梦中纷坠银床。
看枕函、多少风光。美人头上,才人笔底,都费思量。
年年送穷穷愈留,今年不送穷且羞。
穷亦知羞穷自去,明朝恰与新年遇。
赠我椒樽属故交,频频推解为同胞。
客路相依十四载,明年此日知何在。
修门遥遥路难通,古来击楫更谁同。
也怜窭空嗟无告,犹欲坚持冰雪操。
爆竹声喧似故乡,繁华满目总堪伤。
起去看天天未晓,鸡声一唱残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