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送穷穷愈留,今年不送穷且羞。
穷亦知羞穷自去,明朝恰与新年遇。
赠我椒樽属故交,频频推解为同胞。
客路相依十四载,明年此日知何在。
修门遥遥路难通,古来击楫更谁同。
也怜窭空嗟无告,犹欲坚持冰雪操。
爆竹声喧似故乡,繁华满目总堪伤。
起去看天天未晓,鸡声一唱残年了。
年年送穷穷愈留,今年不送穷且羞。
穷亦知羞穷自去,明朝恰与新年遇。
赠我椒樽属故交,频频推解为同胞。
客路相依十四载,明年此日知何在。
修门遥遥路难通,古来击楫更谁同。
也怜窭空嗟无告,犹欲坚持冰雪操。
爆竹声喧似故乡,繁华满目总堪伤。
起去看天天未晓,鸡声一唱残年了。
这首诗《己亥除夕》由清代诗人沈光文创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忧虑。
首联“年年送穷穷愈留,今年不送穷且羞”,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穷”这一抽象概念,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贫穷的无奈与抗拒,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接下来的“穷亦知羞穷自去,明朝恰与新年遇”,则展现出一种超脱与希望,似乎预示着新的一年将带来新的开始和改变。
颔联“赠我椒樽属故交,频频推解为同胞”,通过酒宴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老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温暖画面。这不仅是对友情的颂扬,也是对人性光辉的赞美。
颈联“客路相依十四载,明年此日知何在”,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十四年的时光仿佛转瞬即逝,让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与方向。
尾联“修门遥遥路难通,古来击楫更谁同”,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与孤独感。尽管前路艰难,但诗人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如同古人击楫而行,即使无人相伴,也要勇往直前。
最后一句“也怜窭空嗟无告,犹欲坚持冰雪操”,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执着。即使生活贫困,内心却保持着高洁的情操,这种精神的坚守令人敬佩。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也有对未来命运的忧虑,同时蕴含着对友情、理想与坚持的深刻思考。沈光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人生的百态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