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访德老·其一》
《访德老·其一》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夜投破戒远公家,醉墨成章点不加。

堪笑颍师无手段,听琴人似听琵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访僧侣的情景,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访客与被访者的互动,以及诗人对这一场景的独特感受。

首句“夜投破戒远公家”,描绘了诗人夜晚造访一位僧侣之家的情景。“破戒”一词,既指僧侣违反了佛教的清规戒律,也暗含了诗人对僧侣生活的一种理解或宽容,或许是对传统束缚的某种超越。这句诗营造了一种神秘而略带反传统的氛围。

次句“醉墨成章点不加”,描述了诗人创作的状态。这里的“醉墨”不仅指酒后的笔墨,更象征着灵感的涌现和情感的释放。诗句中的“成章”意味着作品的完成,“点不加”则强调了作品的完美无瑕,仿佛是自然流淌而出,无需修改。这反映了诗人创作时的自信与流畅,同时也暗示了他与僧侣之间可能存在的精神共鸣。

后两句“堪笑颍师无手段,听琴人似听琵琶”,则以对比的手法,将听琴者与演奏者进行了形象的比喻。这里“颍师”可能是诗人的自指,也可能是对僧侣的称呼,而“听琴人”则是指诗人自己。通过“听琴人似听琵琶”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自身感受的反思,即在欣赏音乐时,自己的内心体验仿佛被误解,如同听琵琶而非真正的琴声。这种自我意识的流露,体现了诗人对艺术感知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我与外界关系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夜访僧侣的经历,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独特情感体验和哲学思考。它不仅描绘了特定情境下的个人行为,还触及了更深层次的精神层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艺术乃至自我认知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淑妃阁端午帖子·其一

蕤宾布序逢良月,条达延祥记令辰。

仰奉椒涂宣内治,永昭芳誉冠虞嫔。

(0)

代家君答闻老诗三首·其三

江山天借使诗昌,太守风流似沈郎。

莫作推敲冲导其,好携佳句过黄堂。

(0)

送临江交代张司理

子房帝王师,溢庆流裔孙。

朅来之萧滩,快睹芝眉温。

亭亭起黄气,中有阴德存。

宜哉孔融表,辐辏排天阍。

通籍何足道,履声还青毡。

嗟我一何幸,夤缘踵符文。

自顾菲且愚,续貂诚所难。

承颜一甲子,夙昔披晤言。

柳浓烟冥冥,鹢舟江吐吞。

顺流急如箭,催鼓且勿喧。

为语徒作恶,且尽沙头尊。

(0)

寄罗机宜竟陵督捕六首·其四

只合笑谈油幕,亦烦亲拥雕戈。

小试异时颇牧,要观方略如何。

(0)

次东坡雪诗十六韵三首·其一

久从云共商,稍与霰相和。

初看稀可数,渐觉多难奈。

如尘塞道起,似块当空堕。

练捣万家砧,糠扬千廪簸。

学舞势僛僛,争辉明瑳瑳。

昆岭玉成灰,闽溪茶出磨。

瘠土总生腴,衡门亦堆货。

樵苏带粉檐,刍秆如冰剉。

朱毂化瑶车,华鞍变毡坐。

儿看废晨诵,犬走妨宵卧。

漫天一远近,盖地均坎坷。

改却松篁青,遮尽粪壤涴。

独有井成穿,惟馀江带破。

处处作花衢,家家产盐课。

银富不忧贫,米多宁患饿。

比兴岂无因,贱贫聊自贺。

(0)

次黄司户红糟韵四首·其二

江南水作桃花红,酿成十五女儿容。

眉山先生忽惊见,一曲便欲拚千钟。

谁传春信过江北,小槽残滴何能丰。

相逢但欲觅苴滓,杯羹为荐霜畦菘。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