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罢出师表,翻然辞庙堂。
千艘空宝玉,万马下钱塘。
□许命真主,欺孤欲假王。
可能清海岱,宗社再昌唐。
奏罢出师表,翻然辞庙堂。
千艘空宝玉,万马下钱塘。
□许命真主,欺孤欲假王。
可能清海岱,宗社再昌唐。
这首诗是《奏罢出师表》中的四句,由宋末元初的诗人汪元量所作。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奏罢出师表,翻然辞庙堂。"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朝廷上陈述完战略方针后,毅然辞去官职的情景。“奏罢”指奏折呈递完毕,“出师表”是古代将领出征前向君主报告军事计划的文书,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在朝堂上的言论。"翻然"表达了诗人的决绝态度,"辞庙堂"则显示了他不愿再留在朝廷中。
"千艘空宝玉,万马下钱塘。" 这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战争的惨烈和国家的困境。“千艘”指无数战船,“空宝玉”暗示这些装备精良的战船却未能发挥作用,反而成了空壳。"万马"形容军队众多,但"下钱塘"则表明这些军力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许命真主,欺孤欲假王。" 这两句揭示了诗人对当权者不信任的态度和对其欺骗行为的批评。“□许”指代某个权势人物,“命真主”暗指该人物手握生杀大权,而“欺孤欲假王”则表明诗人认为这种权力是通过欺骗得来的,并且企图篡夺帝位。
"可能清海岱,宗社再昌唐。"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于国家能够重振雄风的美好愿望。“可能”表达了诗人的希望,“清海岱”象征着和平与安宁的来临,而“宗社再昌唐”则是对国家和民族能够重新复兴的期盼。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作者深刻的忧虑和批判,展现了宋末元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事连绵的历史背景,同时也寄寓着诗人对于国家和平与繁荣的强烈渴望。
开城古雍州,汉家朝那地。
迢迢控番夷,可断匈奴臂。
一从和议成,关门久不闭。
无复念军兴,祗闻增岁币。
壮士卧干戈,边城罢烽燧。
岂不息战争,难免销精锐。
藩篱不复施,边人日窥伺。
去年戎马来,纵横太淩厉。
酸风捲寒云,三军同日毙。
所过无鸡豚,哀哉肆吞噬。
天子频西顾,疆吏尽更置。
君从掖垣中,叩阍数言事。
刺刺悉边情,一一当上意。
藉尔青琐贤,出作行边使。
行视昔战场,白骨尚委弃。
四野无人烟,那能不陨涕。
誓将廓兵氛,何以壮军势。
君其贾馀勇,时方待高议。
好上金城略,永垂秦川利。
丼学汲公戆,宁顾汉庭忌。
国论寄通塞,仕途随险易。
得君借前筹,肤公奏今岁。
《送张伯任都谏阅视》【明·余继登】开城古雍州,汉家朝那地。迢迢控番夷,可断匈奴臂。一从和议成,关门久不闭。无复念军兴,祗闻增岁币。壮士卧干戈,边城罢烽燧。岂不息战争,难免销精锐。藩篱不复施,边人日窥伺。去年戎马来,纵横太淩厉。酸风捲寒云,三军同日毙。所过无鸡豚,哀哉肆吞噬。天子频西顾,疆吏尽更置。君从掖垣中,叩阍数言事。刺刺悉边情,一一当上意。藉尔青琐贤,出作行边使。行视昔战场,白骨尚委弃。四野无人烟,那能不陨涕。誓将廓兵氛,何以壮军势。君其贾馀勇,时方待高议。好上金城略,永垂秦川利。丼学汲公戆,宁顾汉庭忌。国论寄通塞,仕途随险易。得君借前筹,肤公奏今岁。
https://shici.929r.com/shici/PiI3z.html
君家仲氏昔校文,蹑履曾凌华岳云。
华山道士久云卧,月明彷佛挹清芬。
君今持节秦中去,此去经行华岳路。
白社原分大国茅,青骢遥度长安树。
华下王生心相知,燕市曾为华岳期。
携手应知能汗漫,振衣宁复畏嵚巇。
玉女盆头香雾缈,仙人掌上祥烟绕。
崒嵂谁誇众岳雄,顾瞻顿觉三秦小。
羡君兄弟真壮游,洞天福地足夷犹。
应有新诗纪胜迹,风雨夜夜山灵愁。
金马嗟予久寂寞,关门虚负王生约。
自怜斥鴳本卑栖,何以大鹏游寥廓。
太华削成势独尊,诸峰罗列似儿孙。
遥望乡关杳何在,汉江亲舍白云屯。
十丈莲花如船藕,昔日灵根今在否。
君携几片为亲寿,令亲寿比华山久。
《送萧以台使秦兼归省》【明·余继登】君家仲氏昔校文,蹑履曾凌华岳云。华山道士久云卧,月明彷佛挹清芬。君今持节秦中去,此去经行华岳路。白社原分大国茅,青骢遥度长安树。华下王生心相知,燕市曾为华岳期。携手应知能汗漫,振衣宁复畏嵚巇。玉女盆头香雾缈,仙人掌上祥烟绕。崒嵂谁誇众岳雄,顾瞻顿觉三秦小。羡君兄弟真壮游,洞天福地足夷犹。应有新诗纪胜迹,风雨夜夜山灵愁。金马嗟予久寂寞,关门虚负王生约。自怜斥鴳本卑栖,何以大鹏游寥廓。太华削成势独尊,诸峰罗列似儿孙。遥望乡关杳何在,汉江亲舍白云屯。十丈莲花如船藕,昔日灵根今在否。君携几片为亲寿,令亲寿比华山久。
https://shici.929r.com/shici/7TzJ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