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陶埴意,祗为美人工。
转见文坛重,俱称自邺中。
当年陶埴意,祗为美人工。
转见文坛重,俱称自邺中。
此诗《董参军惠铜雀砚余以晋砚酬之皆古物也为赋二绝(其一)》由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通过诗句展现了对古代器物的珍视与赞美之情。
“当年陶埴意,祗为美人工。” 开篇即以陶土的塑造与工匠的技艺相联系,赞美了古代匠人的智慧与技艺,将陶器的制作视为艺术的体现,强调了其背后蕴含的人类创造力和审美追求。
“转见文坛重,俱称自邺中。” 这两句则进一步延伸,提到这些古物在文坛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们被广泛赞誉的原因。这里的“邺中”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个文化中心或重要的历史地点,暗示这些古物不仅具有物质价值,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在文学和艺术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物的赞美,表达了对古代文明的敬仰和对文化遗产的珍视,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认同。
朱门连属南昌郡,东湖褒贤拔高峻。
西山卷帘入栏楯,富贵遮人不容进。
我初见之不敢瞬,吴家诸郎特风韵。
戏语嘲之终不愠,笔锋落处风雷趁。
冰华百番一挥尽,红妆聚看眼波俊。
一堂喧阗客欢甚,大厦吞风檐月近。
君看渥洼本龙孕,俗马那能著神骏。
仙姑八十春秋高,两鬓墨黑无斑毛。
鹿胎冠子青纱袍,神风清峻真仙曹。
人生瞥忽如销膏,是非海里翻波涛。
五斗官米令人劳,安能俛首争锥刀。
愿仙乞我瓢里一丸药,武陵溪上抖擞世俗腥与臊。
不然教我蝉蜕羽化秘诀之一二,海山深处摘取王母千岁不熟之蟠桃。
昔别方初节,相逢各素秋。
君归卧龙国,我脱堕鸢州。
霜鬓含多事,尘容带倦游。
行藏端可见,岁晚莫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