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匡庐净成泽萌和尚》
《寄匡庐净成泽萌和尚》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古风

中岁思远游,遐心在参诣。

垂老迟出门,致远常恐泥。

翘首匡君庐,高深薄云际。

客从山中来,为我说幽邃。

曰有古栖贤,珠林盛丛桂。

玉渊澄素波,金井涵芳砌。

三峡泻奔雷,大声警聋蔽。

上接紫霄峰,下瞰湖天势。

净成人境幽,松竹环苍翠。

师王去不归,天龙森拥卫。

堂构仰象贤,箕裘须善继。

我公道眼高,頫仰无一切。

十载主丹霞,心力穷微细。

苦节挽颓纲,清操起流弊。

古道不可今,浩然拂衣袂。

大笑行出门,孤风振南裔。

华亭归兴赊,江波共摇曳。

取道入匡云,故山寻夙契。

旧业未荒芜,埙篪事耕蓺。

我本住山人,出家须出世。

生平云水心,欲往还濡滞。

去冬觐法筵,名山度残岁。

春风返旧林,百忧集如猬。

暂别去还来,法堂己虚位。

绕径菊花黄,抚景商飙厉。

怀人秋正深,望远庭阴翳。

大地鲜知音,登堂想真谛。

顽哉跃冶金,寻思旧炉韛。

愿得半把茅,老来成活计。

上与紫霄邻,近接栖贤寺。

长从郢匠游,运斤时斲鼻。

大道无异同,焉知洞与济。

寄声高卧人,容我榻边睡。

起来看远空,千峰互阴霁。

山色与溪声,句句无生偈。

明年买草鞋,春江鼓兰枻。

寻师入宝山,化城非久憩。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游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佛法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首句“中岁思远游,遐心在参诣”点明了诗人的中年时期便开始憧憬远方的旅行,心灵向往着深入探索的旅程。接着,“垂老迟出门,致远常恐泥”则反映了诗人虽已年迈,但仍然渴望远行,却担心身体状况和外界环境的限制。

“翘首匡君庐,高深薄云际”描绘了诗人遥望庐山,感受到其高耸入云的壮丽景象。接下来,“客从山中来,为我说幽邃”引出了一个从山中来访的客人,通过他的话语,诗人得知了庐山上的古栖贤寺及其周围的自然美景。

“曰有古栖贤,珠林盛丛桂。玉渊澄素波,金井涵芳砌。”这一段详细描述了古栖贤寺的环境,珠光闪耀的树林、盛开的桂花、清澈的湖泊和芳香的石阶,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三峡泻奔雷,大声警聋蔽。上接紫霄峰,下瞰湖天势。”这里通过三峡瀑布的壮观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美,同时与远处的紫霄峰相呼应,形成了一幅宏大的山水画卷。

“净成人境幽,松竹环苍翠。”进一步描绘了古栖贤寺周围环境的静谧与生机,松树和竹子环绕,一片苍翠。

“师王去不归,天龙森拥卫。”提到古栖贤寺的创始人师王已经离世,但他的精神和影响力依然存在,如同守护寺院的天龙一般。

“我公道眼高,頫仰无一切。”诗人自述自己的眼界高远,对世间万物保持谦逊的态度。

“十载主丹霞,心力穷微细。”描述了诗人过去十年在丹霞山主持修行,心力耗尽于细微之处。

“苦节挽颓纲,清操起流弊。”表达了诗人通过坚持艰苦的修行,挽救了道德风气的衰败。

“古道不可今,浩然拂衣袂。”感叹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的缺失,诗人以浩然之气拂去尘埃。

“大笑行出门,孤风振南裔。”诗人以大笑的姿态走出门,展现出独立不羁的精神风貌。

“华亭归兴赊,江波共摇曳。”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华亭的思念之情,以及与江波共舞的自由感。

“取道入匡云,故山寻夙契。”诗人决定踏上前往庐山的旅程,寻找与自然的深厚联系。

“旧业未荒芜,埙篪事耕蓺。”诗人发现故乡的田园生活并未荒废,继续从事农耕活动。

“我本住山人,出家须出世。”诗人自认为是山中之人,出家是为了超越世俗。

“生平云水心,欲往还濡滞。”表达了诗人一生追求云游四海的心愿,但实际行动却受到种种束缚。

“去冬觐法筵,名山度残岁。”描述了诗人去年冬天参加法会,在名山度过年末。

“春风返旧林,百忧集如猬。”春天到来,诗人返回故乡,各种忧虑纷至沓来。

“暂别去还来,法堂己虚位。”诗人暂时离开后又回来,发现法堂的位置已经空置。

“绕径菊花黄,抚景商飙厉。”诗人漫步于菊花盛开的小径,感受着强劲的秋风。

“怀人秋正深,望远庭阴翳。”秋天的夜晚,诗人怀念远方的朋友,庭院中笼罩着一层阴影。

“大地鲜知音,登堂想真谛。”感叹于世间的知音难觅,诗人登堂思考佛法的真谛。

“顽哉跃冶金,寻思旧炉韔。”诗人反思过去的修行经历,寻找内心的平静。

“愿得半把茅,老来成活计。”表达了诗人希望晚年能够过上简单的生活,与自然和谐相处。

“上与紫霄邻,近接栖贤寺。”诗人想象自己与紫霄峰为邻,靠近古栖贤寺。

“长从郢匠游,运斤时斲鼻。”诗人以郢匠(古代著名的木匠)为榜样,不断磨练技艺。

“大道无异同,焉知洞与济。”诗人认为大道没有绝对的差异,对于不同的道路都应持有开放的心态。

“寄声高卧人,容我榻边睡。”诗人向隐居的人发出邀请,希望能在他们的榻边休息。

“起来看远空,千峰互阴霁。”诗人醒来后,看到远方的天空晴朗,群山之间云雾散去。

“山色与溪声,句句无生偈。”山色与溪水的声音,每一句话都像是佛经中的偈语。

“明年买草鞋,春江鼓兰枻。”诗人计划明年购买草鞋,乘船沿江而行。

“寻师入宝山,化城非久憩。”诗人将前往宝山寻找师父,化城(佛教术语,指修行的场所)并非长久停留的地方。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追求。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诗人传达了对人生、自然、社会以及自我修养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渔蓑

翠结香莎付钓舟,一竿风雨不须愁。

苔矶夜泊披寒去,苇岸昏归带湿收。

月冷笼衣眠柁尾,天晴随网晒船头。

羊裘莫笑狂奴错,也著烟波万顷秋。

(0)

元宵怀钱塘二首·其二

钱唐江上雪初晴,鳷鹊楼前月正明。

万炬金莲开火树,六龙翠辔降瑶京。

箫韶并入钧天奏,宫掖欢闻下土声。

犹是向来歌舞地,鬼灯寒雨暗荒城。

(0)

送许具瞻进士

纯孝渊渊许子将,身迁父柩脱烟炀。

遂登龙虎黄金榜,便绾鹓鸾紫荷囊。

山水窟中民讼简,弦歌声里昼阴长。

圣朝南面求贤切,伫见才名上庙堂。

(0)

陈履元画玉山草堂

故人陈孟公,辞如春云气如虹。

画法师海岳,山如骞鹏树如龙。

骑箕上天二十载,有子齇鼻画极工。

惊蛟嘘云海浪白,离鸾照水岩花红。

皱鳞张鬐耸郁涧底松,中有一亩幽人宫。

石床支颐睨飞瀑,意远欲托冥飞鸿。

我欲从之不可得,青山万叠金芙蓉。

(0)

赠翰古清

虞公借榻宗镜堂,四众乡仰不暂忘。

古清上人独见取,赠以金薤之琳琅。

公时目眚视贸贸,文成欲写难成行。

殒星著纸废属读,风襟露带斜低昂。

中言上人善幻化,神龙千丈一钵藏。

蜿蜒委蛇各有态,擘云掣电金蛇光。

海涛翻山霹雳碎,怒捲河汉如壶浆。

世人蒿目不敢觑,师独摩抚如驯羊。

神膏点鳞翠鬣舞,金篦刮瘼星芒张。

珊瑚千树宫室秘,献以耆婆未睹之药方。

师哀其诚为摹写,风旗雷车雨脚霶。

点睛未了便飞去,砚坳有墨空淋浪。

愿师骑之上帝都,为问苍生谁短长?

凫眠鹤翥且莫辨,伽那定里松花香。

(0)

重建岳王精忠庙,谢李全初长司

忆昔绍兴南渡时,从王百万虎与貔。

鄂王奋身起偏裨,能以百战扶国危。

师行动以纪律持,屯行野次人罕知。

堂堂大将精忠旗,敌人不敢正眼窥。

连城之壁无瑕疵,如何青蝇玷污之?

后来礼葬西湖湄,血已化碧无完尸。

于今宋亡宗社隳,独遗墓木蟠孙枝。

夜啼鸺鹠啸狐狸,过而问者知谓谁?

庐陵李君每涕洟,乃坐幕府深自惟。

不独罄发囊中资,又属州人使共治。

徘徊经营出成规,庙遂落成焕桷枅。

烝尝复享崇令仪,父老瞻拜咸嗟咨。

赞君为政能及兹,只今解任舟将移。

何以表君去后思,爰勒坚珉著贞词。

昭示亿年匪誇毗,过者下读丽牲碑。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