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田乐,耕田苦。乐哉乐有年,苦哉不可言。
春未至,先扶犁。霜华重,土气肥。春已至,农事始。
鸡未鸣,耕者起。泥汨汨,水光光。
二月稻芽,三月打秧。五月收花,六月垂垂黄。
再熟之田始有望。三月打秧,六月薅草。
一熟之田,九月始得穫稻。近路畏马,马食犹寡。
近水畏兵,兵刈何名。
上官不待熟不熟,昨日取钱今取谷。
西邻典衣东卖犊。
黄犊用力且勿苦,屠家明日悬尔股。
耕田乐,耕田苦。乐哉乐有年,苦哉不可言。
春未至,先扶犁。霜华重,土气肥。春已至,农事始。
鸡未鸣,耕者起。泥汨汨,水光光。
二月稻芽,三月打秧。五月收花,六月垂垂黄。
再熟之田始有望。三月打秧,六月薅草。
一熟之田,九月始得穫稻。近路畏马,马食犹寡。
近水畏兵,兵刈何名。
上官不待熟不熟,昨日取钱今取谷。
西邻典衣东卖犊。
黄犊用力且勿苦,屠家明日悬尔股。
这首《耕田歌》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生动描绘了农民耕种的辛劳与喜悦。诗中通过对比“耕田乐”与“耕田苦”,展现了农业生产的复杂与不易。
首句“耕田乐,耕田苦。”开篇即点明主题,乐在丰收,苦在劳作。接着,“乐哉乐有年,苦哉不可言。”进一步强调了丰收的喜悦与劳动的艰辛,形成鲜明对比。
“春未至,先扶犁。霜华重,土气肥。”描述了春耕前的准备工作,以及土地在霜冻后肥沃的状态,预示着丰收的希望。“春已至,农事始。”春天到来,农活开始,鸡鸣未至,农民已起,展现了一派繁忙景象。
“泥汨汨,水光光。”描绘了耕作时的泥泞与水光,形象地展示了耕田的辛苦。“二月稻芽,三月打秧。”从播种到育苗,时间的流转清晰可见。“五月收花,六月垂垂黄。”从开花到成熟,农作物的成长过程被细腻描绘。“再熟之田始有望。”表达了对双季稻田的期待与希望。
“三月打秧,六月薅草。”描述了水稻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的除草工作。“一熟之田,九月始得穫稻。”单季稻田的收获则在九月。“近路畏马,马食犹寡。”“近水畏兵,兵刈何名。”这两句反映了农民在交通和安全方面的担忧。“上官不待熟不熟,昨日取钱今取谷。”官府催征赋税,不顾作物成熟与否,体现了农民面对官府压力的无奈。“西邻典衣东卖犊。”为了支付赋税,农民不得不典当衣物或卖掉牛犊。“黄犊用力且勿苦,屠家明日悬尔股。”表达了对牲畜的不舍与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深刻揭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对丰收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的种种问题,如官府的苛政、自然灾害、经济压力等,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轻帆漾微风,到郭及亭午。
晷影落清波,衔云映吞吐。
沙渚集渔舠,鹭鸶晒毛羽。
参错缀人家,临水开牖户。
楼阁见层叠,罅隙松篁补。
愧无荆关笔,好景渺难谱。
微体幸萧散,得未羁簪组。
心胸湛虚明,俯仰忆往古。
近欲访玄英,俯首拜抔土。
远攀汉客星,高风邈天宇。
拟将谢浮名,烟波狎柔橹。
何时携双柑,春莺听花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