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未觉雕栏改,林容褪妆微瘦。
深榭漏斜阳,转清阴閒昼。
芳株飘彩绺,已过了、上红时候。
一碧匆匆,啄馀梅子,枝头如豆。
细雨洗尘襟,供新茗、还逢旧人如旧。
慵觅少年心,任瞢腾中酒,青萍池面皱。
漫窥映、龙钟双袖。却又是、怨宇声声,送好春归后。
重来未觉雕栏改,林容褪妆微瘦。
深榭漏斜阳,转清阴閒昼。
芳株飘彩绺,已过了、上红时候。
一碧匆匆,啄馀梅子,枝头如豆。
细雨洗尘襟,供新茗、还逢旧人如旧。
慵觅少年心,任瞢腾中酒,青萍池面皱。
漫窥映、龙钟双袖。却又是、怨宇声声,送好春归后。
这首词描绘了诗人重游苏州怡园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中景色的变化和时光流转。"重来未觉雕栏改,林容褪妆微瘦",诗人感叹园中的景致虽经岁月,但依然保持着原有的风貌,只是略显苍老。"深榭漏斜阳,转清阴閒昼",夕阳透过深邃的走廊洒下,白天的清阴显得更加宁静。
"芳株飘彩绺,已过了、上红时候",花丛中花瓣飘落,春天的繁花期已过,只剩下梅子挂满枝头,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一碧匆匆,啄馀梅子,枝头如豆",描绘出一幅清新而略带寂寥的画面。
接着,诗人沉浸在雨后的清新空气中,品茗会友,旧人如故,但心境已非少年时,"慵觅少年心,任瞢腾中酒,青萍池面皱",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最后,他望着池面的涟漪,听着屋檐下传来的哀怨之声,感叹春天的离去,"却又是、怨宇声声,送好春归后",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深深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怡园景色的描绘,寓言人生的短暂与变迁,展现出清末文人对世事无常的敏感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