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帘草绿意方閒,偶得名花坐对间。
清似高人还静女,逸如秋水与春山。
珊瑚低挂摇冰茧,蝴蝶双飞弄玉环。
倚醉夜深香冉冉,不知明月照柴关。
疏帘草绿意方閒,偶得名花坐对间。
清似高人还静女,逸如秋水与春山。
珊瑚低挂摇冰茧,蝴蝶双飞弄玉环。
倚醉夜深香冉冉,不知明月照柴关。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雅致的画面,以百合花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超然情怀。
首句“疏帘草绿意方閒”,以“疏帘”暗示环境的清幽,绿草映衬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宁静的基调。次句“偶得名花坐对间”,点明了主题——名贵的百合花,诗人偶然得见,便与之相对,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欣赏之情。
接着,“清似高人还静女,逸如秋水与春山”,通过对比手法,将百合花的清雅比作高洁之人和静谧的女子,以及秋水与春山的自然之美,进一步突出了其脱俗的气质和超凡的意境。
“珊瑚低挂摇冰茧,蝴蝶双飞弄玉环”,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珊瑚与冰茧、蝴蝶与玉环,既展现了百合花周围环境的精致与和谐,也暗喻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美好。
最后,“倚醉夜深香冉冉,不知明月照柴关”,以“倚醉”形容诗人沉浸于花香与美景之中,难以自拔的状态,而“夜深香冉冉”则描绘了香气在夜晚逐渐弥漫、悠长的景象。这一句不仅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神秘,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美好时刻的留恋与不舍,仿佛连明月也知晓并见证了这份情感,静静地照耀着这扇象征着心灵归宿的“柴关”。
整首诗通过对百合花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然境界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美和哲理意味。
云惹低空不更飞,班班红叶欲辞枝。
秋光未老仍微暖,恰似梅花结子时。
左手持蟹螯,举觞属云汉。
天生此神物,为我洗忧患。
山川同恍忽,鱼鸟共萧散。
客至壼自倾,欲去不容间。
虎去藜藿采,珠在其川媚。
君子一诎信,实系天下事。
念昔元丰间,公初谪南裔。
托词吊湘水,闻者为心醉。
踰年憸臣逐,国老起相继。
除公守襄阳,士始有生意。
兹焉归法从,乃是朝廷计。
在公何足云,事业本余弃。
掖垣美花木,入直春正丽。
同僚看家风,立马挥九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