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散岭头光,叶落山形瘦。
目断遥空雁不来,正是悲秋候。
雨点水痕圆,风蹙波文皱。
顾影徘徊落小池,顿觉人非旧。
云散岭头光,叶落山形瘦。
目断遥空雁不来,正是悲秋候。
雨点水痕圆,风蹙波文皱。
顾影徘徊落小池,顿觉人非旧。
这首《卜算子·秋思》由明代诗人丘浚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云散岭头光”,描绘了秋日晴朗的天空,云朵散去,山岭上洒满了阳光,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明亮的氛围。接着,“叶落山形瘦”一句,以落叶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减,山形因此显得更加瘦削,寓意着自然界的季节更替和生命的循环。
“目断遥空雁不来,正是悲秋候。”诗人仰望天空,只见大雁南飞,不再停留,这既是自然界的现象,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大雁的离去,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也暗示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待的感慨,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雨点水痕圆,风蹙波文皱。”这两句描绘了雨后水面的景象,雨滴在水面上留下圆形的痕迹,微风吹过,波纹起伏,如同皱褶。这样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隐含了诗人对生活琐碎变化的观察和思考。
最后,“顾影徘徊落小池,顿觉人非旧。”诗人独自站在小池边,看着自己的倒影在水中摇曳,不禁感叹时光荏苒,物是人非。这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岁月变迁的深深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词通过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秋天特有的凄美与深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
铅花洗空霜倒飞,金鸦浴海迎朝曦。
蓬莱宫中青鸟使,衔得玉桃天上归。
东海仙翁紫霞会,碧落回风响环佩。
伶伦玉琯吹凤皇,夜半九地回初阳。
羲和缓辔红线长,群仙年年飞羽觞。
六甲明年重建子,六六周天自今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