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红树》
《红树》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万叶惊风尽卷收,独馀红树拟禁秋。

已疑断烧生前岭,更共残霞入远楼。

枫岸最深霜未落,柿园浑变雨初休。

劝君莫上青山道,妆点行人分外愁。

(0)
注释
万叶:众多的叶子。
惊风:大风。
尽卷收:全部被风吹走。
红树:红色的树木,可能指枫树。
拟禁秋:仿佛在守卫秋天。
断烧:过去的火灾痕迹。
生前岭:过去的山岭。
更共:一起。
远楼:远处的楼阁。
枫岸:枫树林边。
最深:最深处。
霜未落:还没有下霜。
浑变:完全改变。
雨初休:雨后初晴。
青山道:青翠的山路。
行人:路上的行人。
分外愁:格外增添忧愁。
翻译
风吹落叶纷纷归根,只剩红树仿佛在坚守秋天的岗位。
我怀疑那曾经的山火痕迹,如今与残阳一道映入远方的楼阁。
枫林深处还未见霜降,柿子园中雨后景色如新。
朋友啊,我劝你不要走上那青翠的山路,因为那美景会格外勾起行人的离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哲理。

万叶惊风尽卷收,这一句生动地表达了秋天树叶被风吹落尽收的场景。"独馀红树拟禁秋"则是说在这万木凋零之际,仍有一棵红色的树坚守着最后的秋意。

"已疑断烧生前岭,更共残霞入远楼"这两句诗,透露出一种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断烧"意味着火焰即将熄灭,象征着生命力度尽,"更共残霞"则是指与夕阳最后的光辉共同进入远离尘世的楼阁。

接下来的两句"枫岸最深霜未落,柿园浑变雨初休"描绘了深秋时节,枫树岸边还未结霜,而柿子园中则是雨过天青,景象幽静而有层次。

最后两句"劝君莫上青山道,妆点行人分外愁"则是在劝诫游者不要踏上那条青石小径,因为在这季节里,每一个远行的人都承载着额外的忧愁。诗中的"妆点"一词,用来形容行人的脚步,既指他们的足迹,也隐喻了他们的心绪。

整首诗通过对深秋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对于生命流逝和自然变化的感慨,以及对远行者独特情怀的理解。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春思

晖晖初日照窗明,风定飞花落地轻。

境静不闻人语笑,隔林莺啭一声声。

(0)

短歌行

一日生,一日落。明日不如今,今日不如昨。

短歌行,声苦恶。

人生行乐须及时,腰缠何必扬州鹤。

(0)

留别陈敬夫

天低海上山如黛,雪尽淮南柳未黄。

浩荡春光还自好,飞腾暮景为谁忙。

膏车秣马归应急,把酒论诗乐未央。

明发匆匆又南北,有书时托塞鸿将。

(0)

题倪云林木石

东海倪迂十年别,昨日朱颜今白发。

作诗作画犹未休,酒后挥毫见三绝。

缘江白屋知几家,参天古木僵龙蛇。

苍皮半死或垂瘿,赤叶未脱都成花。

我知用心亦独苦,众史庸奴焉足数。

英华已剥馀本根,老气尚存冰雪古。

(0)

孙孝子歌

乱兵夜入高邮城,孤儿失母号且行。

城边白刃耀霜雪,负母独出千人惊。

君不见鸱鸮生子食母肉,人间更有鸱鸮族。

儿知有母同死生,蓼莪已废犹能读。

(0)

题子昂秋林早行图

北上莫度河,龙门如天谁敢过。

西游莫趍蜀,瞿塘如马谁敢触。

大星未落月挂树,行人出门向何处。

日日西东往复来,青山不断天涯路。

天涯路险更无穷,破裘羸马怯秋风。

日高茅屋犹未起,愧尔山中白发翁。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