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莫度河,龙门如天谁敢过。
西游莫趍蜀,瞿塘如马谁敢触。
大星未落月挂树,行人出门向何处。
日日西东往复来,青山不断天涯路。
天涯路险更无穷,破裘羸马怯秋风。
日高茅屋犹未起,愧尔山中白发翁。
北上莫度河,龙门如天谁敢过。
西游莫趍蜀,瞿塘如马谁敢触。
大星未落月挂树,行人出门向何处。
日日西东往复来,青山不断天涯路。
天涯路险更无穷,破裘羸马怯秋风。
日高茅屋犹未起,愧尔山中白发翁。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清晨,旅人在崎岖山路上艰难前行的画面。首句“北上莫度河,龙门如天谁敢过”,以夸张手法描绘了北方道路之险峻,仿佛连天都难以逾越,暗示旅途的艰辛。接着,“西游莫趍蜀,瞿塘如马谁敢触”进一步渲染了西南地区山川的险恶,比喻为难以驾驭的猛兽,强调了行路的不易。
“大星未落月挂树,行人出门向何处”两句,通过夜色未尽、月光朦胧的景象,烘托出旅人清晨出发时的迷茫与孤独。而“日日西东往复来,青山不断天涯路”则表达了旅程的无尽与反复,无论东西南北,总有不息的行进和探索。
“天涯路险更无穷,破裘羸马怯秋风”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苦条件,破旧的衣裳、瘦弱的马匹在秋风中显得格外脆弱,进一步强化了行旅的艰难。最后,“日高茅屋犹未起,愧尔山中白发翁”则以对比手法,展现了旅人的疲惫与对家中安逸生活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年老者的同情与敬意。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生动地展现了古代旅行者面对自然与社会挑战时的坚韧与无奈,以及对家的深深眷恋。
一峰抱花回,不知凡几里。
迟日落未落,散策从此始。
石梁跨涧空,苔枝皆倒倚。
入寺罢晚参,僧堂寂如水。
诘曲取微径,返景照花里。
瀰漫遍岩壑,春透无剩蕊。
乍疑吐佛光,白毫映霞紫。
复讶妙香生,馝馞得禅髓。
盘桓憩松根,结茅拟来此。
何必问通波,远寻光福市。
玉箫婉转黄鹂鸣,海棠枝颤垂丝轻。
龙脑调水染退红,烟罗雾縠亲裁缝。
大江南岸阖闾城,微风吹过香气浓。
青鸟去时春在柳,奄忽榴花劝蒲酒。
横塘底事梦纷纷,桂桨兰舟得渡否。
举首望云云茫茫,江南万里心徬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