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云松高隐图为清江邹彦和赋》
《云松高隐图为清江邹彦和赋》全文
明 / 倪岳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青松郁成林,上与浮云连。

云来松漠漠,云去松娟娟。

苓珀下深固,雨露通重玄。

两意忽有合,相托成千年。

不谓云松交,转增丘壑妍。

清江有幽士,志隐耽林泉。

巢云卧松顶,手拂青山巅。

芳阴日已远,雅操日已坚。

空对高隐图,载赋云松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云与松的和谐共生,以及隐士与自然的亲密关系。首句“青松郁成林,上与浮云连”以松树的茂盛与云彩的飘渺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云来松漠漠,云去松娟娟”通过云的来去变化,进一步强调了松树的静谧与坚韧。

“苓珀下深固,雨露通重玄”两句则从地下到天际,描绘了松树根基的稳固与生长环境的滋养,暗示了生命的坚韧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接下来,“两意忽有合,相托成千年”表达了云与松之间超越时间的深厚情感,象征着永恒的友谊或精神的契合。

“不谓云松交,转增丘壑妍”则指出这种特殊的友谊不仅丰富了自然景观,更增添了生活的美感。随后,“清江有幽士,志隐耽林泉”引入了一位隐居在山林间的高士,他与云松的和谐共处,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巢云卧松顶,手拂青山巅”描绘了这位隐士的生活方式——在云中筑巢,在松顶休息,亲手触摸山巅,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与尊重。最后,“芳阴日已远,雅操日已坚”赞颂了隐士的高尚情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坚定,如同松树一般,历经风雨而不改其本色。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赞美,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倪岳

倪岳
朝代:明

倪岳(1444年—1501年)明代大臣。字舜咨,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祖籍浙江钱塘。倪谦之子。好学能文,通晓经世之务。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编修。成化中,累迁为礼部右侍郎。弘治中,官礼部尚书,历南京吏、兵二部尚书,还为吏部尚书,弘治十四年(1501年)十月,倪岳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著有《青溪漫稿》。
猜你喜欢

久不作诗偶赋

案头彩笔倦长吟,陡觉诗情动不禁。

湖海尽除当日气,田园深称老年心。

种瓜已自连东畛,栽漆还应满北林。

汾水晋山无限好,拟逢清景更登临。

(0)

送陈都宪镇关中三首·其二

中丞斧钺下青霄,重镇关中别路遥。

卫水楼船春解缆,崤陵骢马晓扬镳。

诸军共仰新旌节,列郡仍遵旧教条。

想是归期应不远,朝元有约听箫韶。

(0)

送李永年大参致仕十首·其三

历下山川入画图,西门怅别指征途。

已知圣代优诸老,还似当年饯二疏。

归路远应经铁柱,名山行复见香炉。

江南江北相思处,鸿雁来时好寄书。

(0)

留别姚克脩御史

交情方断昔人金,班马俄闻载路音。

郡邑行看东鲁近,衣冠祗隔内台深。

朝中鹓侣思同入,海上仙山忆独临。

壮志拟磨三尺剑,分携宁遣鬓霜侵。

(0)

送高佥宪福建提学

天书捧出大明宫,拜命南征使节雄。

舟解御河杨柳绿,路经山馆荔枝红。

七闽人士沾时雨,一代文章复古风。

未许江山久留滞,还期白首梦非熊。

(0)

题静学轩

书窗万籁绝嚣声,有客窗前味六经。

止水不波云影见,太虚无翳月华明。

亭亭自可观人物,扰扰何由悟性灵。

谁似南阳老诸葛,草庐默识古今情。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