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下山川入画图,西门怅别指征途。
已知圣代优诸老,还似当年饯二疏。
归路远应经铁柱,名山行复见香炉。
江南江北相思处,鸿雁来时好寄书。
历下山川入画图,西门怅别指征途。
已知圣代优诸老,还似当年饯二疏。
归路远应经铁柱,名山行复见香炉。
江南江北相思处,鸿雁来时好寄书。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薛瑄所作的《送李永年大参致仕十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李永年大参退休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历下山川入画图”,以“入画图”形容历下的山水之美,既点出了送别的地点,也暗示了对友人即将开始的新生活的美好期待。接着,“西门怅别指征途”一句,表达了送别时的不舍与伤感,同时预示着友人将踏上新的旅程。
“已知圣代优诸老”一句,赞美了友人在官场上的贡献和朝廷对老年人的尊重与优待,体现了对友人身份和地位的认可。紧接着,“还似当年饯二疏”一句,通过类比古代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退休生活如同当年两位贤臣受到礼遇的美好祝愿。
“归路远应经铁柱,名山行复见香炉”两句,描绘了友人归家途中的景象,铁柱和香炉分别代表了道路的遥远和名山的壮丽,寓意着友人未来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充满希望。
最后,“江南江北相思处,鸿雁来时好寄书”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人未来书信往来的期待,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诗意的佳作。
贫病不出门,趣与时俗乖。
高卧谢宾客,秋叶忽满阶。
今旦为谁埽,释子远见怀。
问我平安否,旷然外形骸。
貌疏意如真,语淡情反谐。
旅人非一感,及尔能安排。
闻道常愧晚,智也岂有涯。
他日更解榻,虚谈慰心斋。
西北来。十十五五。罗列成行。妻卒被病。
行不能相随。五里一返顾。六里一徘徊。
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吾欲负汝去。
毛羽何摧颓。乐哉新相知。忧来生别离。
躇踌顾群侣。泪下不自知。念与君离别。
气结不能言。各各重自爱。道远归还难。
妾当守空房。闲门下重关。若生当相见。
亡者会重泉。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