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山僧》
《赠山僧》全文
宋 / 刘敞   形式: 古风  押[佳]韵

贫病不出门,趣与时俗乖。

高卧谢宾客,秋叶忽满阶。

今旦为谁埽,释子远见怀。

问我平安否,旷然外形骸。

貌疏意如真,语淡情反谐。

旅人非一感,及尔能安排。

闻道常愧晚,智也岂有涯。

他日更解榻,虚谈慰心斋。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赠山僧》,通过描绘诗人与山僧之间的对话与情感交流,展现了诗人对山僧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的赞赏和向往。

首句“贫病不出门,趣与时俗乖”点明了诗人因贫病而远离尘世,不随波逐流,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独立。接着“高卧谢宾客,秋叶忽满阶”描绘了诗人独居深山,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秋叶满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轮回。

“今旦为谁埽,释子远见怀”转而写到诗人清扫庭院的情景,而清扫的对象是山僧,表现了诗人对山僧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山僧的到来让诗人感到温暖,仿佛是久旱逢甘霖。

“问我平安否,旷然外形骸”表达了山僧对诗人的关心,询问其生活状况,同时也暗示了山僧内心世界的广阔与超脱。接下来的几句“貌疏意如真,语淡情反谐”赞美了山僧外在的朴素与内在的真诚,以及言辞的简朴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旅人非一感,及尔能安排”则表达了诗人对山僧智慧的敬佩,认为山僧能够以简单的话语安抚人心,给予旅人精神上的慰藉。最后两句“闻道常愧晚,智也岂有涯”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早些领悟山僧智慧的遗憾,同时对智慧的无限可能性表示敬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山僧之间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交流,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刘敞

刘敞
朝代:宋   字:原父   生辰:1019—1068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猜你喜欢

风入松

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书诏许传宫烛,轻罗初试朝衫。

御沟冰泮水挼蓝。飞燕语呢喃。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银字泥缄。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0)

吴淞江·其三中秋对月

月晃长江上下同,画桥横截冷光中。

云头艳艳开金饼,水面沉沉卧彩虹。

佛氏解为银色界,仙家多住玉壶中。

地雄景胜言不尽,但欲追随乘晓风。

(0)

送方进士游庐山

长风沙浪屋许大,罗刹石齿水下排。

历此二险过湓浦,始见瀑布悬苍崖。

系舟上岸入松径,三日踏穿新蜡鞋。

路盘深谷出岭望,后山日照前山霾。

偶逢风雨恐衣湿,侧倚石胁人相乖。

雨收不觉在高处,却见童仆提携偕。

水声不绝鸟声好,药草香气侵人怀。

老僧避俗去足跣,野客就涧开门䦱。

树岩隐映见寺刹,层层杳杳跻云阶。

坞田将穫乌雀横,秋果正熟猴猿?。

东林淡齑应似旧,唯此足以待尔侪。

子心洒落撇然往,我方尘垢难磨揩。

(0)

长沙劝耕·其八

千金难买是乡邻,恩意相欢即至亲。

年若少时宜敬老,家才足后合怜贫。

(0)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五十九

探梅公子款柴门,枝北枝南总未春。

忽见小桃红似锦,却疑侬是武陵人。

(0)

临江仙·其三和前韵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荣辱休惊。

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

问谁千里伴君行。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