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皇志,公除法从真。
玉楼要新记,铁壁夺全人。
宿草俄封墓,柔蒲谩裹轮。
岂无南董氏,奋笔传名臣。
□先□皇志,公除法从真。
玉楼要新记,铁壁夺全人。
宿草俄封墓,柔蒲谩裹轮。
岂无南董氏,奋笔传名臣。
这是一首表达对国家法制严明和皇权至上的赞颂之情的诗句。诗人通过“□先□皇志,公除法从真”表达了对君主依法治国、公正无私的肯定。接下来,“玉楼要新记,铁壁夺全人”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严格执行法律、不留余地的情景,其中“玉楼”可能代表宫廷或官方机构,而“铁壁”则象征坚不可摧的法治。
下一句“宿草俄封墓,柔蒲谩裹轮”描写了时间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这里的“宿草”暗示着岁月的积累,“封墓”则可能是对往昔时光的隐喻,而“柔蒲谩裹轮”则是用来形容野草随风摇曳,似乎在时间的洪流中被无情地推动。
最后两句“岂无南董氏,奋笔传名臣”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记录和颂扬贤臣功绩的历史学者或文学家的期望。在这里,“岂无”是一种修辞手法,用来询问是否有这样的贤能之士,而“南董氏”可能是对某位历史上著名文人或史官的称呼,表明诗人希望出现这样的人物来记录和传颂忠诚与英明的臣子。
来日大难,地耄天荒。花开不饮,叶堕空伤。
秦望三山,以临洪波。金棺之下,白骨峨峨。
富贵无常,霏云流霞。时移运谢,王侯布瓜。
人有美酒,天有良宵。何以为驩,打鼓吹箫。
畅适岂诞,沈冥不昏。客来笑歌,客去偃门。
世人无稽,盛言八公。起视茫茫,白云在空。
解组迅归棹,翛然抵家山。
兄弟喜无故,严亲乐高年。
未堪逼市栖,非徒比颜渊。
幸兹长川隈,负郭原上田。
经始结吾庐,树扉古陌间。
种菊成篱落,芙容照帘前。
初酿已可漉,厨炊发新烟。
但得豫亲色,华发任在颠。
心遥地与俱,松凫共閒閒。
俯仰终宇宙,劳生信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