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赞镜灯颂》
《赞镜灯颂》全文
唐 / 惟劲   形式: 古风

伟哉真智士,能开方便津。

一灯明一体,十镜现十身。

身身相暵涉,灯灯作□因。

层层身土广,重重理事渊。

俨睹微尘佛,等逢毗目仙。

海印从兹显,帝纲义由诠。

一尘说法界,一切尘亦然。

五蕴十八界,寂用体俱全。

圆光含镜像,一异不可宣。

达斯无碍境,无那法报圆。

(0)
鉴赏

这首诗《赞镜灯颂》由唐代诗人惟劲所作,通过“镜”与“灯”的比喻,深刻阐述了佛教中关于智慧、因果、平等、圆融等核心理念。

首先,“伟哉真智士,能开方便津”,赞美了真正智慧之人,能够开启通往智慧的途径,如同引领人们穿越知识的海洋。

接着,“一灯明一体,十镜现十身”,以一灯照亮整个世界,十面镜子映出十身形象,象征着一个真理或智慧可以影响和启迪无数人,体现了佛法中的普遍性和普渡众生的精神。

“身身相暵涉,灯灯作□因”,描述了个体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如同灯与灯之间传递光明,说明了因果律在生活中的体现。

“层层身土广,重重理事渊”,强调了佛法的深邃和广泛,如同层层叠起的土层和深不可测的理法,需要深入探索和理解。

“俨睹微尘佛,等逢毗目仙”,表达了对小处见大、平凡中见非凡的感悟,如同在微小的尘埃中也能见到佛的身影,体现了佛法的普遍性和无处不在。

“海印从兹显,帝纲义由诠”,比喻佛法如同大海中的印记,从此显现,帝王的纲领和义理也得以阐明,强调了佛法对于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一尘说法界,一切尘亦然”,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可以作为佛法的载体,传递智慧和真理。

“五蕴十八界,寂用体俱全”,涉及佛教中的五蕴(色、受、想、行、识)和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说明佛法涵盖了宇宙万物的各个方面,体现了佛法的全面性和包容性。

“圆光含镜像,一异不可宣”,强调了佛法的圆融和统一,如同圆光中包含的镜像,既是一也是异,难以言说其妙。

最后,“达斯无碍境,无那法报圆”,表达了达到佛法无碍境界的可能,以及法报圆满的愿景,即通过修行达到彻底觉悟,实现生命与智慧的圆满。

整体而言,《赞镜灯颂》通过“镜”与“灯”的意象,巧妙地融合了佛教哲学的核心思想,展现了佛法的博大精深和普遍适用性,同时也蕴含了对智慧、因果、平等、圆融等价值观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惟劲
朝代:唐

猜你喜欢

灵岩杂咏

琴台如髻绕烟鬟,学得新声手自弹。

七十二峰看不尽,烟波纯浸洞庭山。

(0)

闽幕送友人北归

元子威名重,奇章礼数宽。

参军能喜怒,书记尚平安。

北极由来远,东风分外寒。

好花零落尽,醒眼不堪看。

(0)

饮洋溪

重九已过五日强,菊花消息在茅堂。

江山此处无兵马,红紫阶前正艳阳。

甲子差年皆庆历,永和一会尽清狂。

篱边不惜分携去,借得寒镵木柄长。

(0)

八月小尽接家书有感·其一

秋深昏晓异温凉,静坐南窗白日长。

青镜丝丝添鬓白,家书岁岁说年荒。

摩挼老脚登嵩华,堆叠沙锅煮雪霜。

此愿此生犹未遂,问谁挽汝落尘糠。

(0)

题侗将军西园

敛心玩泉石,缩眼察园林。

野老无拘束,山泉有妙音。

地偏尘世隔,树密屋庐深。

霭霭夏山色,寻阶上素襟。

(0)

雨窗漫兴·其一

琴书堪慰客中身,山馆栖迟悟净因。

间启半窗看暮雨,晚凉新绿最怡人。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