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足一仙翁,耳毫垂两颈。
摩娑雪毛项,骑上昆崙顶。
顾我踪鹿蹄,去游遐寂境。
洞门出昏黑,却望如侧井。
行折青桂枝,隔云敲石屏。
空岩响深彻,台观凝碧冷。
风触琼树花,动摇天水影。
端衣礼真貌,心目明耿耿。
愿侣牧羊儿,休休在崖岭。
赤足一仙翁,耳毫垂两颈。
摩娑雪毛项,骑上昆崙顶。
顾我踪鹿蹄,去游遐寂境。
洞门出昏黑,却望如侧井。
行折青桂枝,隔云敲石屏。
空岩响深彻,台观凝碧冷。
风触琼树花,动摇天水影。
端衣礼真貌,心目明耿耿。
愿侣牧羊儿,休休在崖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赤足仙翁的游仙之旅,充满了神秘与超脱的氛围。仙翁的形象生动,赤足、耳毫垂至两颈,摩挲着雪白的毛发,骑上了昆仑山之巅。他的行动引得鹿群跟随,一同前往幽静的仙境。
沿途的景象令人向往:洞门之外是昏暗与未知,但回头望去,仿佛看到了井口大小的世界。仙翁采摘青桂枝,隔着云雾敲击石屏,声音回荡,空谷传音。岩石深处传来清脆的回响,台观之上,碧绿的景色显得格外宁静。
风吹过,琼树上的花朵轻轻摇曳,映照着天水的倒影,美不胜收。仙翁穿着端庄的衣物,向真正的面貌行礼,心中明亮而坚定。他希望与牧羊的孩子们共享这份宁静,安逸地生活在山岭之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游仙的奇幻旅程,以及仙翁对自然美景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我歌远游篇,西望心悠然。
孰能为此游,渺渺重山川。
和鸾车班班,珩佩声珊珊。
块视几邱陵,带视几流泉。
正气凝阳刚,端操凌云烟。
犹将径天地,奚独此江山。
黄鹄以为御,鸾凤以为参。
云旗何扬扬,八龙亦蜿蜿。
一举众山小,再驰天地宽。
三驾跨八极,高驰阊阖间。
正阳以为粮,六气以为餐。
金丹毓天和,玉色頩脕颜。
俯视世蚊虻,起灭瓮盎边。
高超凌太初,达观真后天。
愿言膏吾车,执鞭随两骖。
梦想南亭倚翠岑,手栽松竹已成阴。
白云不是无留意,出得山来四海心。
伯固读我诗,掉头吟不休。
明日踵我门,作诗还相投。
初读颇怪骇,如录万鬼囚。
笔墨又劲绝,涌纸花光流。
想其挥扫时,天匠无雕锼。
倒下百箧珠,滑走不可收。
嗟余文字拙,瑕颣多疮疣。
乃如丑老妇,见此明镜羞。
美言反见诵,伦拟非其俦。
扶树腐木茂,使之凌昆丘。
又欲唱其宫,使我商以讴。
相搏如风雷,直与郊愈侔。
子趋则甚易,于我宁得不。
力敌气遂作,声应律乃酬。
譬如楚汉翁,画地争鸿沟。
我才非子对,何足当戈矛。
幸子时见过,高吟消百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