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千林翠欲流,春馀高柳绿偏稠。
迁乔野外声初巧,求友枝间意独幽。
闭户不禁司马渴,出门堪并少陵游。
笙簧满耳听难尽,徙倚同消万斛愁。
雨后千林翠欲流,春馀高柳绿偏稠。
迁乔野外声初巧,求友枝间意独幽。
闭户不禁司马渴,出门堪并少陵游。
笙簧满耳听难尽,徙倚同消万斛愁。
这首《听莺》描绘了雨后春景中黄莺鸣叫的生动画面,充满了生机与和谐之美。
首句“雨后千林翠欲流”,以“翠欲流”三字,形象地展现了雨后山林一片翠绿,仿佛流动一般,营造出清新宁静的氛围。次句“春馀高柳绿偏稠”,进一步描绘了春天余晖下高柳的浓绿,绿意更加浓郁,展现出春天未尽的生机与活力。
接着,“迁乔野外声初巧,求友枝间意独幽”,通过黄莺在野外迁徙时的叫声和在枝头寻找伴侣的意图,表现了黄莺的机敏与情感,增添了诗作的生动性和情感深度。
“闭户不禁司马渴,出门堪并少陵游”,这里运用了典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追求,既有对古代文人雅趣的向往,也暗含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最后,“笙簧满耳听难尽,徙倚同消万斛愁”,以听音乐难以满足的比喻,表达了诗人沉浸在自然之美的愉悦之中,音乐与自然的和谐共鸣,使得心中的愁绪得以消散,展现出一种超脱与宁静的心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春景和黄莺鸣叫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然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官仓出粟遍东西,多谢朱公念隐微。
但觉闾阎犹菜色,不知园囿已花飞。
当年国论无同异,此日民言有是非。
天上鸳鸿方刷羽,海边鸥鹭已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