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后·其一》
《至后·其一》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凭高欲验晓云黄,东际红光见太阳。

便觉池芹春滟滟,俄惊檐竹昼琅琅。

君师百拜恩难报,文史三冬志未偿。

吾道千钧悬一缕,愿同绣线日添长。

(0)
翻译
站在高处想看清早晨的云彩已泛黄,东方边缘红光照亮了太阳。
忽然觉得池塘边的芹菜生机盎然,接着又听见屋檐下竹子在白天发出清脆声响。
对老师的深深敬意难以回报,研读文史的三年志愿还未实现。
我的信念如同千钧重物系于一线,希望每日都能像丝线一样慢慢增长。
注释
晓云:早晨的云彩。
红光:东方的红日光芒。
池芹:池塘边的芹菜。
檐竹:屋檐下的竹子。
君师:尊敬的老师。
文史三冬:研读文史的三年。
吾道:我的道路或信念。
千钧:极重的重量,比喻重大责任。
绣线:比喻微小但持续不断的努力。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仇远的作品,名为《至后(其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学问的深沉感慨。

开篇“凭高欲验晓云黄,东际红光见太阳。”两句,以登高望远的动作,捕捉早晨云彩与旭日的壮丽景象。这里借助自然之美,烘托出诗人心中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向往。

接着“便觉池芹春滟滟,俄惊檐竹昼琅琅。”两句,则转入细腻的描写,从水边到树间,不仅捕捉了春天的生机,也传达了一种生活的情趣和诗人的情感变化。

下片“君师百拜恩难报,文史三冬志未偿。”表明诗人对于朋友和老师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君师百拜恩难报"意味着无论怎样致敬,都无法完全回报他们的恩情;"文史三冬志未偿"则强调了学习的艰辛和不懈怠的决心,即使经过多个寒冷的季节,诗人仍然坚守着自己的学术理想。

结尾“吾道千钧悬一缕,愿同绣线日添长。”两句,以"吾道"指代诗人的修养和追求,用"千钧"形容其深厚和不易改变,以"悬一缕"则表达了这种修养在生活中的细微体现。最后,愿意像绣线一样,每天都能增长、积累,显然是对个人品格和学问的不断追求与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朋友、学问以及个人修养的深切情感,是一篇融合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春日忆江上

柳下春潮没旧矶,草堂犹在掩荆扉。

如今归梦休为蝶,化作轻鸥度水飞。

(0)

酬余左司

门巷接垂杨,同邻忘异乡。

儿亲欣见熟,仆立厌言长。

读借风床简,炊分雨碓粱。

乱来成久别,能不为情伤。

(0)

春日白门写怀用高季迪韵五首·其二

柴门斜对曲江头,农具渔罾晚自收。

细雨短莎寒似腊,淡烟新柳暝如秋。

鸥能来往缘曾识,莺或丁宁解说愁。

回首故交零落尽,更将诗酒与谁游。

(0)

瓜洲逢丘克庄

江水靓如空,江华冷未红。

怜予犹客里,羡汝已乡中。

白苎青衫雨,乌纱短帽风。

不须摇艇子,垂钓五湖东。

(0)

江村杂兴·其二

陋巷泥三尺,无人访隐沦。

窗鸣风减睡,炊断雨添贫。

野路花迎客,江桥柳送人。

暂须依薄俗,憩此窜余身。

(0)

夜过市汊驿时酒醒月出有怀幕中诸友

驿楼枕回洲,湍汊声活活。

霜芦花犹泛,烟柳叶渐脱。

月出凫雁鸣,孤艕寒江阔。

酒缘风力退,诗苦真景夺。

何处寄相思,浮云楚天末。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