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巷接垂杨,同邻忘异乡。
儿亲欣见熟,仆立厌言长。
读借风床简,炊分雨碓粱。
乱来成久别,能不为情伤。
门巷接垂杨,同邻忘异乡。
儿亲欣见熟,仆立厌言长。
读借风床简,炊分雨碓粱。
乱来成久别,能不为情伤。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邻里和睦、家庭温馨的画面。诗人身处异乡,但与邻居关系亲近,仿佛忘记了身处他乡的孤独感。孩子们见到亲人欢欣不已,仆人也因长时间交谈而略显厌倦。诗人通过借阅书籍和共炊生活细节,展现了邻里之间的互助与和谐。然而,由于战乱带来的离散,诗人长久未能与家人团聚,这令他不禁心生感慨,流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亲人分离的哀伤。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明代诗人高启的写作风格。
稽首一切智,圆通十方慧。
无上两足尊,法体含三世。
归命万德师,与慈启大悲。
溥度恒沙众,愿力难思□。
解空无比量,世出世间上。
了义修多罗,圆明真实相。
慧命久住持,阿僧历劫祇。
如今言下会,碎体报难齐。
我欲穷真法,法则非非法。
虽法非正固,要会无法法。
随文偈赞之,标宗立妙机。
通方闻便喜,声闻应皱眉。
红露穿碧海,是汝心非綵。
不是风幡动,如如无变改。
白日绕须弥,只今是阿谁。
共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