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退返初服,澄心鉴天湖。
湖滨颇有菊,涧上亦有蒲。
考槃结蕙帐,捐佩思蒪鲈。
明公昔膴仕,赤舄逊硕肤。
裘马临淮海,图书归益都。
白麻竟不起,台衮何为乎。
夷尚且盍归,辞相千载孤。
山颓木已稼,西州恸行途。
江表复何赖,邻屋将瞻乌。
古礼重祭社,湖草今渐芜。
寒泉荐秋英,终古怀生刍。
勇退返初服,澄心鉴天湖。
湖滨颇有菊,涧上亦有蒲。
考槃结蕙帐,捐佩思蒪鲈。
明公昔膴仕,赤舄逊硕肤。
裘马临淮海,图书归益都。
白麻竟不起,台衮何为乎。
夷尚且盍归,辞相千载孤。
山颓木已稼,西州恸行途。
江表复何赖,邻屋将瞻乌。
古礼重祭社,湖草今渐芜。
寒泉荐秋英,终古怀生刍。
此诗《菊湖》由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通过对菊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厌倦之情。
首句“勇退返初服,澄心鉴天湖”,开篇即点明了诗人辞官归隐的决心,以“勇退”二字展现其毅然决然的态度,回归自然,心灵澄净,如同鉴照天湖一般清明。接着“湖滨颇有菊,涧上亦有蒲”,描绘了菊湖周边的自然风光,菊花与菖蒲点缀其间,生机勃勃,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考槃结蕙帐,捐佩思蒪鲈”,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状态,结庐于山林之间,远离尘嚣,以自然为伴,内心充满对隐逸生活的满足与向往。而“明公昔膴仕,赤舄逊硕肤”则通过对比昔日官场的显赫与如今的淡泊,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疏离与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裘马临淮海,图书归益都”两句,回忆了昔日官场的繁华与忙碌,与当前的平静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不同感受。“白麻竟不起,台衮何为乎”则表达了对官场虚伪与束缚的反感,以及对自由与真实的渴望。
“夷尚且盍归,辞相千载孤”一句,借用了古代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的坚定决心,即使面对孤独,也愿意坚守自己的选择。“山颓木已稼,西州恸行途”描绘了山林间的宁静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易逝的感慨。
“江表复何赖,邻屋将瞻乌”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的思考,希望人们能够珍惜自然,回归本真。“古礼重祭社,湖草今渐芜”反映了诗人对传统礼仪的重视,以及对自然环境被破坏的担忧。
最后,“寒泉荐秋英,终古怀生刍”以寒泉与秋英象征生命的短暂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与怀念,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永恒追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的疏离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风竹吹香,水枫鸣绿,睡觉凉生金缕。
镜底同心,枕前双玉,相看转伤幽素。
傍绮阁、轻阴度。飞来鉴湖雨。近重午。
燎银篝、暗薰溽暑。罗扇小、空写数行怨苦。
纤手结芳兰,且休歌、九辩怀楚。
故国情多,对溪山、都是离绪。
但一川烟苇,恨满西陵归路。
文皇嗜好非声色,偶爱兰亭亦其癖。
河南犹恐后来闻,竟使昭陵隐真迹。
世閒能悟知几人,墨本珍传意愈勤。
有似春云隐明月,光影还到千江分。
法曹得此深恨晚,有客携从大梁远。
多言南渡罕曾见,大胜薛家蝉翼本。
嗟我学书从少年,较计点画分媸妍。
老拈撅笔万事懒,忽见锦轴心凄然。
真行姿媚公所取,篆隶何妨更兼有。
退之但作石鼓歌,谈笑讥诃换鹅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