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泉几岁月,复此慰渴心。
谅惟独钟秀,源委来何深。
在昔抱幽独,邂逅逢赏音。
希声听者难,至味乃可寻。
兀坐正亭午,凉风度清阴。
于焉有深晤,三叹复微吟。
兹泉几岁月,复此慰渴心。
谅惟独钟秀,源委来何深。
在昔抱幽独,邂逅逢赏音。
希声听者难,至味乃可寻。
兀坐正亭午,凉风度清阴。
于焉有深晤,三叹复微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惠山游历的景象和内心感受。诗人通过对自然之泉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于精神滋养的追求与享受。
"兹泉几岁月,复此慰渴心。" 这两句表现出诗人对这清泉的依恋,它不仅解除了口渴,更重要的是它满足了诗人的心灵渴望。
"谅惟独钟秀,源委来何深。" 诗人在这里赞美泉水之美,又好奇其源头之深远,体现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探索欲望。
"在昔抱幽独,邂逅逢赏音。" 这两句表明诗人曾经是孤独的,但如今他已经找到了一种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这种方式使他能够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他的美妙之声。
"希声听者难,至味乃可寻。" 这里强调了这种美好的体验并非易事,只有真正去寻找和聆听的人才能获得其中的深远滋味。
"兀坐正亭午,凉风度清阴。" 诗人在惠山的亭子里安坐,享受着午后清凉的微风和树荫下的阴凉,这是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舒适。
"于焉有深晤,三叹复微吟。" 在这里,诗人沉浸在这片刻的美好之中,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然后又低声吟诵着什么,这种行为更增添了一份超然和淡定。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惠山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在与自然交流中获得的心灵平静和满足。
明月郾城头,汝水下潋滟。
五更杨柳底,渡艇闻鱼噞。
水南人未起,行行一镫闪。
镫尽天转黑,数星澹可觇。
冥行不知处,高下似原堑。
此閒入蔡师,吾心为一念。
馆人邀我入,酒帜晓挂店。
适已具晨炊,行早食定欠。
旁见妇孺喜,今年秋禾赡。
军罢驿传稀,民吏安眠暂。
吾宁作典农,差愈棠溪剑。
丈人石研安得之,苍然古色凝寒姿。
开匣四坐尽惊立,蹜手不敢为摩持。
黯澹凸拗水痕渍,镇几礧碨重不陂。
润气上结云丝浮,晴天怒翻墨花碎。
阴厓江潭湛深黑,大泽电光划夜晦。
幽辉岂非玉质蕴,含芒况淬笔锋利。
昔闻汉武灵台夜,献桃远致曾城驾。
馀核犹含茂陵思,不独铜人泣元霸。
或言天上陨星精,下入渊谷为玉英。
千秋漱激风波争,至今尚作涛头形。
曾为赵宋宫中秘,上有君谟作题字。
御府流传景祐藏,梦华髣髴东京事。
宣和文物《太清楼》,艮岳奇山锦石稠。
九重博古亲翰墨,焉知玩物非良谋。
北风尘冥青城路,旧物飘零竟何处。
清燕当时御至尊,丹铅此日供儒素。
橐笔朝成奇木对,属车暮奏《长杨赋》。
文章犹壮身衰老,金石无情世今故。
龙溪流水万竿竹,无数秋山点红树。
丈人雅意慕投簪,他日烟霞墨池吐。
《桃核研歌为庶子叶书山先生赋》【清·姚鼐】丈人石研安得之,苍然古色凝寒姿。开匣四坐尽惊立,蹜手不敢为摩持。黯澹凸拗水痕渍,镇几礧碨重不陂。润气上结云丝浮,晴天怒翻墨花碎。阴厓江潭湛深黑,大泽电光划夜晦。幽辉岂非玉质蕴,含芒况淬笔锋利。昔闻汉武灵台夜,献桃远致曾城驾。馀核犹含茂陵思,不独铜人泣元霸。或言天上陨星精,下入渊谷为玉英。千秋漱激风波争,至今尚作涛头形。曾为赵宋宫中秘,上有君谟作题字。御府流传景祐藏,梦华髣髴东京事。宣和文物《太清楼》,艮岳奇山锦石稠。九重博古亲翰墨,焉知玩物非良谋。北风尘冥青城路,旧物飘零竟何处。清燕当时御至尊,丹铅此日供儒素。橐笔朝成奇木对,属车暮奏《长杨赋》。文章犹壮身衰老,金石无情世今故。龙溪流水万竿竹,无数秋山点红树。丈人雅意慕投簪,他日烟霞墨池吐。
https://shici.929r.com/shici/dZIMrB.html
长埋玉蜕,未死香心,看去真如雾。
驭风来也,呼欲出、向我凝颦如语。
端详休误,怕惊散、遽归黄土。
依旧是、梦里行云,未化高唐雨。非霭非烟难驻。
尽骚招香返,宵滓殊路。
海山楼阁仙无数,到底贮娇何处?
誓等他、天上春回,青帝须为主。
寒空木落江呼汹,叠浪如山乱堆垄。
云拖雨脚随长流,万里蛟龙作人踊。
独有一叶之扁舟,舵侧帆欹未肯休。
颓洲断岸地卼臲,远树绝岛天沈浮。
眼前万象错慌惚,仓卒遇之宁暇求。
由来适意在顷刻,此外岂复千金谋。
南人使船如使马,梦落江湖若飘瓦。
君看白首波涛中,笑杀矶头钓鱼者。
高堂惨澹开丹青,坐见四壁皆沧溟。
酒酣击节歌不成,感慨忽与欢娱并。
昔公江汉初扬舲,亦如湘累浮洞庭。
一朝奋起在平地,健翮上可凌高冥。
谢安尚忆中流坐,师德何妨逆浪行。
向来夷险竟何物,世间万事如浮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