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桃核研歌为庶子叶书山先生赋》
《桃核研歌为庶子叶书山先生赋》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古风

丈人石研安得之,苍然古色凝寒姿。

开匣四坐尽惊立,蹜手不敢为摩持。

黯澹凸拗水痕渍,镇几礧碨重不陂。

润气上结云丝浮,晴天怒翻墨花碎。

阴厓江潭湛深黑,大泽电光划夜晦。

幽辉岂非玉质蕴,含芒况淬笔锋利。

昔闻汉武灵台夜,献桃远致曾城驾。

馀核犹含茂陵思,不独铜人泣元霸。

或言天上陨星精,下入渊谷为玉英。

千秋漱激风波争,至今尚作涛头形。

曾为赵宋宫中秘,上有君谟作题字。

御府流传景祐藏,梦华髣髴东京事。

宣和文物《太清楼》,艮岳奇山锦石稠。

九重博古亲翰墨,焉知玩物非良谋。

北风尘冥青城路,旧物飘零竟何处。

清燕当时御至尊,丹铅此日供儒素。

橐笔朝成奇木对,属车暮奏《长杨赋》。

文章犹壮身衰老,金石无情世今故。

龙溪流水万竿竹,无数秋山点红树。

丈人雅意慕投簪,他日烟霞墨池吐。

(0)
鉴赏

此诗由清代诗人姚鼐所作,名为《桃核研歌为庶子叶书山先生赋》。诗中描绘了一块桃核制成的砚台,其色泽古朴,纹理独特,仿佛蕴含着历史的沉淀与自然的奥秘。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砚台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如在阴暗的崖壁、深邃的江潭或是夜晚的大泽中,其颜色或深黑或闪烁,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同时,诗人还联想到了古代帝王与文人的故事,将砚台与历史人物、神话传说相联系,赋予了它丰富的文化内涵。

诗中不仅赞美了桃核砚台的自然之美,也隐含了对古人追求学问、崇尚文化的颂扬。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叶书山先生的敬仰之情,希望他能像这块桃核砚一样,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保持高洁的品格,创作出更多有价值的作品。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艺术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寄张孟县

同年多出宰,独尔得河阳。

背郭围王屋,开门对北邙。

词章前令掩,桃李旧花香。

何日乘云起,双凫入帝乡。

(0)

晚过定上人

中秋镜阁临,向晚过西林。

月自湖间动,鹊翻袛树深。

静宜钟磬发,寒更塔廊阴。

万物辉今夕,悠悠尘外心。

(0)

寄钱水部世恩

雪时挥袂别,见雪即怀君。

河馆冬难暮,沙洲晚更云。

清为苍水使,静对白鸥群。

昨夜寻君梦,微茫路不分。

(0)

闻李公寓郊园寄赠

几日栖东屿,昔林今若何。

主人能醉客,世事且狂歌。

黄鸟晴吟竹,红蕖晚出波。

自怜门士末,眠病阻呜珂。

(0)

酬京师友人见寄

浮云悲故国,积水起鸣雷。

不见长安日,愁登古吹台。

故人三月别,天上一书来。

欲问经行处,山中杜若开。

(0)

宜春台春望

古州图记见,今望临高台。

人倚楚天尽,风驱湘色来。

密云生晓瞑,远水上春雷。

尚有干戈泪,冯轩眼倦开。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