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津》
《临津》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临津艳艳花千树,夹径斜斜柳数行。

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ínjīn
sòng / wángānshí

línjīnyànyànhuāqiānshùjiájìngxiéxiéliǔshùxíng

quèjīnmíngchíshànghóngqúnzhēng绿láng

注释
临津:河边。
艳艳:鲜艳。
花千树:无数花朵盛开。
夹径:道路两侧。
斜斜:倾斜的样子。
柳数行:几排柳树。
却忆:回忆起。
金明池:古代皇家园林。
红裙:穿红色裙子的女子。
绿衣郎:穿着绿色衣服的男子。
翻译
满眼望去,鲜艳的花朵开满千树,道路两旁排列着倾斜的柳树成行。
回想起金明池边的小路,那时红裙少女们争着看身着绿衣的郎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首句“临津艳艳花千树”中的“临津”,通常指靠近江河之地,这里的“花千树”则是对春天繁花似锦景象的高度浓缩,表达了春色满径的情态。“夹径斜斜柳数行”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生机与美丽,柳树随风轻柔地摇曳,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然而,从第三句“却忆金明池上路”开始,诗人情感发生转折,"金明池"作为特定地点出现,很可能是诗人曾经游历之地,也是他记忆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这里的“却忆”,表达了诗人的回忆之情,不自觉间将注意力从现实的美景转移到了过去的往事。

最后一句“红裙争看绿衣郎”则是对往昔生活场景的一种描绘。在古代中国,"红裙"和"绿衣"常用以形容男女装饰或服色,这里特指女子与男子在一起观赏花景的画面。"争看"二字,不仅传达了当时人们对美好事物竞相欣赏的心态,也透露出诗人对过往生活的一种怀念之情。

总体来看,王安石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回忆中的景象,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谢赐睿书·其二

鸾翔凤翥精神异,虎卧龙骧气势雄。

若候藏书占太史,九天光燄贯长虹。

(0)

咏睿笔画蜂·其一

报衙课蜜日飞忙,竞采群芳浥露香。

睿笔写生同化育,上林随处驻春光。

(0)

寄杨南寿·其二

僦居近住古城边,大隐如何在市廛。

云散西山青似洗,疏疏凉雨洒帘前。

(0)

寄孝子吕叔素·其二

庐墓三年孝行全,姓名已达九重天。

蓼莪应念劬劳德,彤管当书史一编。

(0)

题无心道人墨竹·其二

铁网何年出海波,玉根此日迸江莎。

重华不返苍梧远,愁绝天寒双翠娥。

(0)

用钟伴读清明节灯下书怀韵·其五

生长南山麓,羁栖北海涯。

人情轻柳絮,客梦瘦梅花。

遣兴乾春瓮,吹愁咽暮笳。

何当问丹诀,修炼欲餐霞。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