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延庆讲师》
《送延庆讲师》全文
明 / 德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萧然山下寺,讲席称清才。

路对湖中入,门依树里开。

老夫莼兴动,霜降橘书来。

珍重矶头石,留予一片苔。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山寺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延庆讲师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萧然山下寺”,以“萧然”二字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暗示山下的寺庙远离尘嚣,静谧而庄严。接着,“讲席称清才”点明了延庆讲师的身份与才华,他不仅在学术上有着深厚的造诣,更以其清正高洁的人格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赞誉。

“路对湖中入,门依树里开”两句,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通往寺庙的道路与环境。道路蜿蜒曲折,仿佛与湖水相接,而寺庙之门则掩映在茂密的树林之中,既隐秘又充满生机。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山寺的自然之美,也寓意着知识与智慧如同深藏于自然之中,需要用心去探索和发现。

“老夫莼兴动,霜降橘书来”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面对如此清幽的环境,老夫(诗人自称)不禁心生感慨,莼菜的美味似乎唤起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同时,霜降时节,橘子成熟,诗人收到的不仅仅是果实,更是延庆讲师的关怀与情谊。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季节变化,巧妙地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与共鸣。

最后,“珍重矶头石,留予一片苔”以矶头石上的苔藓为喻,寄托了诗人对延庆讲师的深深感激与怀念。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自然之物,却承载着深厚的情感,象征着友谊的长久与珍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寺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延庆讲师个人品质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

作者介绍

德祥
朝代:明   字:麟洲   号:止庵   籍贯:浙江钱塘

元明间僧。浙江钱塘人,字麟洲,号止庵。工书能诗。洪武初住持径山寺。永乐中尚在。有《桐屿集》。
猜你喜欢

诸刹以水激硙磨殊可观为赋此诗

叠石壅寒派,湍流泻回溪。

谁将方便智,成此妙圆机。

轮辐互高下,波涛郁翻飞。

磨牙递旋斡,硙杵纷昂低。

玉粒已粲粲,琼花亦霏霏。

虽存机械巧,利泽成博施。

试语汉阴老,使知浑沌非。

惟当善用心,功与天地齐。

(0)

诉衷情令.次韵他伯纪桃花

小桃初破两三花。深浅散馀霞。

东君也解人意,次第到山家。临水岸,一枝斜。

照笼纱。可怜何事,苦爱施朱,减尽容华。

(0)

次韵似表弟谚梅之作

万点随风更是愁,从教停雪破除休。

蓬莱花使漫青眼,姑射神人新白头。

待价琼环聊可拟,闻风桃李亦增羞。

看残红紫冰霜后,一笑春前解百忧。

(0)

同朱伯贤先生刘茂之处士王廷玉氏游皂李湖山观赵府判墓

皂李湖东杖屦游,青山碧水共夷犹。

菱荷风急归舟晚,松柏云深古墓秋。

巳得穷源书白石,更应垂钓坐沧洲。

闲身随处堪行乐,莫问谁封万户侯。

(0)

减字木兰花·其一读神仙传

茫茫云海。方丈蓬壶何处在。拟泛轻舟。

一到金鳌背上游。琼楼珠室。千岁蟠桃初结实。

月冷风清。试倩双成吸玉笙。

(0)

水龙吟.上巳日出郊,呈知宗安抚、张参、观文汪相二首·其二

莫春清淑之初,赏心最乐惟修禊。

兰亭序饮,泛觞流咏,萧然适意。

旧弼宗英,文章贤牧,肯临坰外。

向碧山深处,寻花问柳,有佳气、随旌旆。

寥落幽人寓止。借僧园、缭云萦水。

栽花种竹,凿池开径,渊明岂愧。

美景良辰,玉颜方老,欲留何计。

对残红嫩绿,开怀笑语,且须同醉。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