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青山数曲溪,茂林脩竹此高栖。
相寻似访壶中景,他日重来路不迷。
百里青山数曲溪,茂林脩竹此高栖。
相寻似访壶中景,他日重来路不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居图景。"百里青山数曲溪",展现出连绵百里的青翠山峦,溪流蜿蜒曲折,如同一条玉带穿行在山谷之间,显得景色宜人。"茂林脩竹此高栖",则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茂密的树林和修长的竹子共同构成了一处清幽的隐居之所。
诗人通过"相寻似访壶中景"表达了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欣赏,仿佛在寻找一种超脱尘世的仙境。"壶中景"源自道教典故,常用来形容理想中的宁静世界或隐居生活。最后,诗人许下"他日重来路不迷"的承诺,表达了对这处胜境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未来再次来访的期待,坚信即使多年后,也能凭着记忆轻易找到这条通往隐居之地的小径。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寓含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三叹丞哉不负余,阶庭兰玉又森如。
乡邻称道有是子,祖父传来只此书。
勇上璧流逼霄汉,相将金榜到门闾。
从前不朽惟家学,不必籯金自有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