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一梦过钱塘,直自元丰兆靖康。
终岁诸公讲和战,到头赤手树纲常。
生前骨肉山河碎,身后辉光日月长。
新庙城南更雄丽,公忠遗种讵荒凉。
东风一梦过钱塘,直自元丰兆靖康。
终岁诸公讲和战,到头赤手树纲常。
生前骨肉山河碎,身后辉光日月长。
新庙城南更雄丽,公忠遗种讵荒凉。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谒文山祠次同游诸公韵》表达了对南宋忠臣文天祥的敬仰与感慨。首句“东风一梦过钱塘”,以东风喻指历史的流转,暗示文天祥的事迹如梦般在钱塘江畔流传。接着,“直自元丰兆靖康”暗指北宋末年元丰年间已预示着后来的靖康之变,为后文的国破家亡伏笔。
“终岁诸公讲和战”批评了当政者在关键时刻的犹豫不决,未能坚定抗敌立场。而文天祥“赤手树纲常”,即使两手空空,也坚守道义,维护国家法度。他的牺牲让“生前骨肉山河碎”,但其精神光照千秋,“身后辉光日月长”。
最后一句“新庙城南更雄丽,公忠遗种讵荒凉”,赞美文山祠的雄伟壮丽,表达后人对忠臣的景仰,坚信其精神不会被遗忘,永远激励后世。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文天祥的事迹,赞扬了他的忠诚与坚韧,同时也对时局和当权者的作为进行了反思。
桑麻精祷思冥冥,一片丹衷彻帝听。
岩瀑高悬河汉白,山田深没水云青。
芸窗浥润通书帙,燕寝生凉透石屏。
瞻仰昊天覃化育,羽人请诵玉皇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