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麻精祷思冥冥,一片丹衷彻帝听。
岩瀑高悬河汉白,山田深没水云青。
芸窗浥润通书帙,燕寝生凉透石屏。
瞻仰昊天覃化育,羽人请诵玉皇经。
桑麻精祷思冥冥,一片丹衷彻帝听。
岩瀑高悬河汉白,山田深没水云青。
芸窗浥润通书帙,燕寝生凉透石屏。
瞻仰昊天覃化育,羽人请诵玉皇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广信郡太守彭公与灵台李公为祈求甘霖而进行的虔诚祷告。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桑麻”、“岩瀑”、“山田”、“水云”,以及“芸窗”、“燕寝”,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通过“一片丹衷彻帝听”表达了对上苍的诚挚祈愿,同时也暗示了两位官员的高尚品德和为民着想的精神。
“岩瀑高悬河汉白,山田深没水云青”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瀑布从悬崖峭壁上飞流直下,如同银河倒挂,山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一片青翠。这些景象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象征着两位官员的清正廉洁和对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
“芸窗浥润通书帙,燕寝生凉透石屏”则进一步刻画了两位官员在书房和寝室内,通过阅读和休息,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这种精神状态与他们对外界的贡献相辅相成,体现了儒家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境界。
最后,“瞻仰昊天覃化育,羽人请诵玉皇经”表达了对上天的敬畏与感激之情,同时暗示了通过祷告和诵经,两位官员成功地感召了天降甘霖,解除了旱情,体现了他们超凡的智慧和深厚的宗教信仰。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两位官员的高尚品德和卓越功绩,也颂扬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自然、道德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洞察。
宏斋伊洛宗,白云风雅主。
二公在斯世,光艳烛寰宇。
白云归帝乡,宏斋庇寒士。
出处虽小殊,怜才酷相似。
吟诗贫到骨,白云古知音。
吹送宏斋前,雄词重南金。
乘流春浩荡,变化那可测。
君不见北溟有鱼会风云,一举自然生羽翼。
迂拙不任用,于焉老云耕。
曾非尚高亢,聊复辞送迎。
孤踪类山鹿,幽意存柴荆。
春薇撷初茁,秋菊餐落英。
倦来唯宴默,兴到或游行。
明目烟霞色,清听风泉声。
万象毕昭明,四体常安平。
纵诞殊有适,利禄非所荣。
外物遗天地,真心齐死生。
但愿绝知闻,怡我閒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