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祠分首戴湾逢,健笔寻知达九重。
圣主赐衣怜绝艺,侍臣摛藻许高踪。
宁亲久别街西寺,待诏初离海上峰。
一种苦心师得了,不须回首笑龙钟。
禹祠分首戴湾逢,健笔寻知达九重。
圣主赐衣怜绝艺,侍臣摛藻许高踪。
宁亲久别街西寺,待诏初离海上峰。
一种苦心师得了,不须回首笑龙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离开时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行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出行者的孤独与淡泊,以及送别者对其修为的赞赏。首句“禹祠分首戴湾逢”即设定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禹祠可能指的是古代圣王大禹的庙宇,而“戴湾逢”则暗示了诗人与高僧在一个偏远的地方相遇。
接着,“健笔寻知达九重”表明诗人通过书信或诗文来传达对这位高僧的敬仰之情,"九重"可能是指宫廷或朝廷,而这里则象征着深邃难以企及的精神世界。"圣主赐衣怜绝艺,侍臣摛藻许高踪"一句,则描述了皇帝对这位高僧才华的认可与赏识,以及宫中侍臣对于其品行的推崇。
“宁亲久别街西寺”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即将离去的高僧的眷恋之情,而"待诏初离海上峰"则描绘了一种等待皇命的孤独与超然,"海上峰"更是增加了一份遥远与崇高的意境。
最后,“一种苦心师得了,不须回首笑龙钟”一句,则显示诗人对这位高僧修为的赞赏,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心态,无需过多怀念,只需笑看世事如同古代传说中的龙钟一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这位高僧的敬意,以及对其精神追求的理解与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