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比红儿诗·其七十二》
《比红儿诗·其七十二》全文
唐 / 罗虬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练得霜华助翠钿,相期朝谒玉皇前。

依稀有似红儿貌,方得吹箫引上天。

(0)
注释
霜华:比喻修炼出的纯洁或高洁之气。
翠钿:古代妇女装饰用的绿色或翠色的首饰。
朝谒:朝见,拜谒,指在朝廷或神殿前参拜。
玉皇:道教中的天庭主宰,即玉皇大帝。
红儿:可能是指传说中的人物或者形容女子美丽的代称。
吹箫:用箫这种乐器演奏,象征引导或召唤。
引上天:升天,意指超脱尘世,进入仙境。
翻译
修炼出的霜华妆点翠钿,期待在早朝拜见玉皇大帝。
她的容貌隐约像红儿般娇美,能吹箫引领她升上九天。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练就了精湛的技艺,准备去见玉皇(即天帝),其中包含对美貌和技艺双重追求的意境。"霜华"二字形容技艺之精妙,如同早晨草上所结的霜花般晶莹剔透;"翠钿"则是古代妇女头饰,这里用来比喻女子既有才华又美丽。

"相期朝谒玉皇前"表达了女子对展示自己技艺和美貌的渴望,愿与同侪一起在天帝面前展示。这里的"朝谒"意味着早晨参拜,而玉皇则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的天神,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

接下来的两句"依稀有似红儿貌,方得吹箫引上天"则描绘了女子不仅技艺超群,而且美貌如同传说中的仙子"红儿"一般。这里的"依稀"表达了一种模糊而又神秘的美丽感觉,而"方得吹箫引上天"则是说只有达到如此境界,才能真正地以箫声飞升至天界。

整首诗通过对技艺和美貌的双重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女性形象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古代社会中女子在艺术和审美上的自我实现与追求。

作者介绍

罗虬
朝代:唐

[唐](约公元八七四年在世)字不详,台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前后在世。词藻富赡,与隐、邺齐名,世号“三罗”。累举不第。广明乱后,去从鄜州李孝恭。为人狂宕无检束。籍中有善歌妓杜红儿,虬令之歌,赠以彩。孝恭以红儿已为副戎所聘,不令受。虬怒,拂衣起;明日,手刃杀之。孝恭坐以罪,会遇赦释之。虬追念红儿之冤,于是取古之美女,有姿艳才德者,作绝句一百首,以比红儿,名曰《比红儿诗》。盛传于世。
猜你喜欢

塞芦子

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

边兵尽东征,城内空荆杞。

思明割怀卫,秀岩西未已。

回略大荒来,崤函盖虚尔。

延州秦北户,关防犹可倚。

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

岐有薛大夫,旁制山贼起。

近闻昆戎徒,为退三百里。

芦关扼两寇,深意实在此。

谁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

(0)

奉寄河南韦尹丈人

有客传河尹,逢人问孔融。

青囊仍隐逸,章甫尚西东。

鼎石分门户,词场继国风。

尊荣瞻地绝,疏放忆途穷。

浊酒寻陶令,丹砂访葛洪。

江湖漂短褐,霜雪满飞蓬。

牢落乾坤大,周流道术空。

谬惭知蓟子,真怯笑扬雄。

盘错神明惧,讴歌德义丰。

尸乡馀土室,难说祝鸡翁。

(0)

横吹曲辞.洛阳陌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

看花东上陌,惊动洛阳人。

(0)

村居二首·其一

门闭仍逢雪,厨寒未起烟。

贫家重寥落,半为日高眠。

(0)

春日五门西望

百官朝下五门西,尘起春风过玉堤。

黄帕盖鞍呈了马,红罗系项斗回鸡。

馆松枝重墙头出,御柳条长水面齐。

唯有教坊南草绿,古苔阴地冷凄凄。

(0)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其四西凉伎

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

蒲萄酒熟恣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

楼下当垆称卓女,楼头伴客名莫愁。

乡人不识离别苦,更卒多为沈滞游。

哥舒开府设高宴,八珍九酝当前头。

前头百戏竞撩乱,丸剑跳踯霜雪浮。

狮子摇光毛彩竖,胡腾醉舞筋骨柔。

大宛来献赤汗马,赞普亦奉翠茸裘。

一朝燕贼乱中国,河湟没尽空遗丘。

开远门前万里堠,今来蹙到行原州。

去京五百而近何其逼,天子县内半没为荒陬。

西凉之道尔阻脩,连城边将但高会,每听此曲能不羞。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