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风卷沙平太行,辕门列戟飞秋霜。
敲冰饮马万蹄裂,旄头白日寒无光。
胡笳叫屈角声死,短兵战过交河水。
不恤身为塞下磷,孤光还照长城里。
黑风卷沙平太行,辕门列戟飞秋霜。
敲冰饮马万蹄裂,旄头白日寒无光。
胡笳叫屈角声死,短兵战过交河水。
不恤身为塞下磷,孤光还照长城里。
这首明代田艺蘅的《塞下曲》描绘了一幅边塞严酷而壮丽的景象。首句“黑风卷沙平太行”,以狂风卷起黄沙,展现了边疆的荒凉与动荡,太行山的雄伟也被这黑风所掩盖。接下来的“辕门列戟飞秋霜”则描绘了军营的肃杀气氛,秋霜映衬的戟影如飞,显示出戍边将士的严阵以待。
“敲冰饮马万蹄裂”一句,通过敲击冰层为马饮水的动作,刻画出环境的寒冷和战争的紧张。紧接着,“旄头白日寒无光”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阴冷,连太阳的光芒都被遮蔽,象征着战事的严峻。
“胡笳叫屈角声死”一句,通过胡笳的哀鸣和角声的悲壮,传达出战败者的不甘和死亡的逼近。最后两句“短兵战过交河水,不恤身为塞下磷,孤光还照长城里”,描述了激烈的短兵相接,战士们不顾生死,他们的英勇精神即使化为边塞的磷火,也依然照亮了长城内外,展现出边关将士的忠诚与坚韧。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边塞战争的残酷与壮烈,表达了对戍边将士的敬仰和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