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余谪沙阳地僻家远遇寒食如不知盖闽人亦不甚重其节也感而赋诗五首以杜子美无家对寒食五字为韵·其四》
《余谪沙阳地僻家远遇寒食如不知盖闽人亦不甚重其节也感而赋诗五首以杜子美无家对寒食五字为韵·其四》全文
宋 / 葛胜仲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嘉节遇寒食,春阴犹作寒。

闽人不知重,浑作等闲看。

饧粥不复煮,青枫谁与钻。

开窗延霁景,脩竹正团栾。

翠眉双侍女,对此一樽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贬谪之地沙阳,遇到寒食节时的独特感受。寒食节本是古代重要的节日之一,但诗中提到“闽人不知重”,暗示了地方习俗与中原地区有所不同,闽地的人们可能并不特别重视这个节日。

首句“嘉节遇寒食,春阴犹作寒”点明了时间背景——寒食节,同时通过“春阴犹作寒”这一描述,营造出一种虽是春天却依然寒冷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接着,“饧粥不复煮,青枫谁与钻”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进一步表现了寒食节的冷清和寂寥。饧粥是寒食节的传统食品,但在闽地似乎并不被重视,连煮制的习俗都已消失;青枫,此处可能象征着节日的气氛,但无人与之共赏,更显节日的落寞。

“开窗延霁景,脩竹正团栾”两句转而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生机的画面。开窗迎接晴朗的天气,窗外的修竹团团簇拥,似乎在为诗人带来一丝慰藉,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并未因节日的冷清而消减。

最后,“翠眉双侍女,对此一樽残”则以侍女的形象,以及她们面对残酒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侍女的陪伴或许能暂时缓解诗人的寂寞,但面对节日的冷清与个人命运的无奈,这种安慰显得微不足道。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在特殊环境下对传统节日的不同体验,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思考。诗中既有对地方习俗差异的观察,也有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作者介绍

葛胜仲
朝代:宋   字:鲁卿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生辰:1072~1144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猜你喜欢

武林病中作

病阑无奈客尘婴,百绕西湖梦不成。

白发自怜非故我,青山何事亦关情。

坡仙未死人安在,处士归来或有盟。

人物风情皆若此,还将老泪月同倾。

(0)

访孤山林和靖梅坞陈迹

西湖湖水清可?,孤山山人瘦有馀。

梅花五更清夜梦,周易一卷前身书。

经年竹户与僧语,僧房绕湖三百区。

客来放鹤未忍去,更为脩竹聊须臾。

衡山道士古须发,苦语不似公肤腴。

芙蓉为裳月为佩,荷芰结屋游龙车。

朝驰八纮莫四极,上挈太古中唐虞。

子房自是赤松后,渊明初无彭泽趋。

平生自谓公不死,意不一见成空虚。

买舟今夕定不寐,直恐长啸来清都。

(0)

题智门宣弟不系舟

故著青山尽底围,直疑挂起片帆飞。

好风忽送潮声近,啼鸟相呼树影归。

老去六窗谁是伴,颓然一几自忘机。

我初不作京华梦,分取松枝对客挥。

(0)

苦雨

急雨涔涔日,春泥盎盎中。

屐声喧午枕,人语泣西风。

斗米衾裯尽,邻翁杼轴空。

无因诉真宰,吾道竟须东。

(0)

再韵谢提举苏道山

手种梧桐一百围,天生鸾凤翳朝晖。

西南人物惟公在,汝颍风流祇涕挥。

纵有诗筒怜苦李,岂无药裹要当归。

黑头未用黄金印,且与斯民共瘠肥。

(0)

与侍讲程自靖州西归会于江陵二首·其二

古天下士亦多艰,魑魅于今合改颜。

道在盖公犹梦见,天怜贾谊得生还。

风休江北一声橹,春尽剑南何处山。

故国异方身健在,也知书眠未斓斑。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