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访孤山林和靖梅坞陈迹》
《访孤山林和靖梅坞陈迹》全文
宋 / 释宝昙   形式: 古风

西湖湖水清可?,孤山山人瘦有馀。

梅花五更清夜梦,周易一卷前身书。

经年竹户与僧语,僧房绕湖三百区。

客来放鹤未忍去,更为脩竹聊须臾。

衡山道士古须发,苦语不似公肤腴。

芙蓉为裳月为佩,荷芰结屋游龙车。

朝驰八纮莫四极,上挈太古中唐虞。

子房自是赤松后,渊明初无彭泽趋。

平生自谓公不死,意不一见成空虚。

买舟今夕定不寐,直恐长啸来清都。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访fǎngshānlínjìngméichén
sòng / shìbǎotán

西shuǐqīng{zuǒshìyòudòu},shānshānrénshòuyǒu

méihuāgèngqīngmèngzhōujuànqiánshēnshū

jīngniánzhúsēngsēngfángràosānbǎi

láifàngwèirěngèngwèixiūzhúliáo

héngshāndàoshìgōng

róngwèishangyuèwèipèijiéyóulóngchē

cháochíhóngshàngqiètàizhōngtáng

fángshìchìsōnghòuyuānmíngchūpéng

píngshēngwèigōngjiànchéngkōng

mǎizhōujīndìngmèizhíkǒngchángxiàoláiqīngdōu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宝昙所作的《访孤山林和靖梅坞陈迹》,诗人以西湖的清澈湖水和孤山的清瘦山人林和靖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画面。诗中提到梅花在五更清夜中入梦,暗示了诗人对先贤周易智慧的向往;常年与僧人交谈,反映出诗人对佛法禅意的追求。

诗人漫步在湖边的竹舍,与僧侣们交流,流连忘返,仿佛与自然和历史对话。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一位衡山道士的形象,虽然须发古稀,但言语间却透露出坚韧与智慧。诗人借用芙蓉和月亮的意象,以及荷芰结庐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诗人进一步将自己与历史上的贤者如张良、陶渊明相提并论,认为自己若能与他们一样,即使不能长生不死,也足以满足。然而,诗人担心如果今晚未能拜访到林和靖的遗迹,他的期待将会落空,因此决定彻夜难眠,期待着与这位先贤的灵魂进行一次清都的邂逅。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对超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人生目标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释宝昙
朝代:宋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卐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归来二首儿子创小楼以安老首

破屋不可住,如何着老身。
喜于乔木下,见此小楼新。
山好如佳客,吾归作主人。
摩挲双脚底,无复踏红尘。

(0)

寄虚斋赵侍郎

老眼开还阖,愁怀醉不醒。
乾坤多变故,人物晓天星。
药石匡时切,蓍龟见事灵。
得公十数辈,亦足壮朝廷。

(0)

松江舟中四首荷叶浦时有不测末句故及之

夜听枫桥钟,晓汲松江水。
客行信匆匆,少住亦可喜。
且食鳜鱼肥,莫问鲈鱼美。

(0)

次韵陈叔强见寄

穷通元有命,富贵柰无缘。
对此黄梅雨,歌君白雪篇。
风生三尺剑,梦逐五湖船。
白首成何事,归来敢问天。

(0)

感寓三首

古今通一理,趋乡自多门。
贤士玉成美,贪夫金注昏。
谁知身是患,人以道为尊。
前辈□□死,姓名千载存。

(0)

湖南漕李革夫被召乃丐归

轩冕难遮两鬓华,官居虽好不如家。
一心懒上朝天马,要趁春风归种花。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