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鸟正中春事浓,农夫入田布嘉种。
田中白水极瀰漫,鹭翅群骞鱼鬣耸。
扶持水车倚塍畔,翻翻龙脊超双踵。
日在天中人在野,脱粟未逢心益恐。
妇姑晚饷犹德色,童稚伺馀窥馌笼。
夏苗欲长苦焦枯,又送微波上层陇。
伤哉作劳无早夜,岁终赢馓凡几桶。
丰年遗秉尚或歉,一有不登皆散冗。
赋田无利从来远,索息严于公上奉。
富者不耕耕者饥,役民权枋雄豪总。
钱塘风俗本夸奢,上商射利尤加勇。
丁男特壮走长街,仆奴意气金衔駷。
方春游女湖上行,举首惟愁钗插重。
笑汝田家弄水车,何不乘时作光宠。
星鸟正中春事浓,农夫入田布嘉种。
田中白水极瀰漫,鹭翅群骞鱼鬣耸。
扶持水车倚塍畔,翻翻龙脊超双踵。
日在天中人在野,脱粟未逢心益恐。
妇姑晚饷犹德色,童稚伺馀窥馌笼。
夏苗欲长苦焦枯,又送微波上层陇。
伤哉作劳无早夜,岁终赢馓凡几桶。
丰年遗秉尚或歉,一有不登皆散冗。
赋田无利从来远,索息严于公上奉。
富者不耕耕者饥,役民权枋雄豪总。
钱塘风俗本夸奢,上商射利尤加勇。
丁男特壮走长街,仆奴意气金衔駷。
方春游女湖上行,举首惟愁钗插重。
笑汝田家弄水车,何不乘时作光宠。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农田耕作的生动场景,诗人蔡襄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农夫们辛勤耕耘的劳动。首句“星鸟正中春事浓”点明了时节,春意盎然,农夫们忙着播种。接着,“田中白水极瀰漫”描绘了湿润的土地,鹭鸟飞翔,鱼儿跃动,生机勃勃。
诗人观察到农夫们使用水车灌溉,形象地比喻为“翻翻龙脊超双踵”,展现了他们操作水车的辛劳与技巧。在这样的田野劳作中,诗人感叹“日在天中人在野”,表达了对农夫们日晒雨淋的艰辛生活的同情。“妇姑晚饷犹德色”则写出了家人对农夫们的关爱和支持。
然而,尽管农夫们辛苦劳作,但丰收并不保证,甚至有时还会歉收,“夏苗欲长苦焦枯”暗示了耕作的艰难。诗人批评了社会不公,“赋田无利从来远”,农民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赋税沉重。他进一步指出,富人不耕而贫者饥,权贵豪强掌控着役使民众的权力。
最后,诗人以钱塘地区的繁华和商人逐利的行为对比,讽刺了社会的不平等,提出农夫们为何不利用水车展示自己的才能,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荣耀。整首诗通过描绘农耕生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不公,表达了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关怀。
经旬卧斋阁,终日亲剂和。
不知雪已深,但觉寒无那。
飘萧窗纸鸣,堆压檐板堕。
风飙助凝冽,帏幔困掀簸。
惟思近醇醲,未敢窥璨瑳。
何时反炎赫,却欲躬臼磨。
谁云坐无毡,尚有裘充货。
西邻歌吹发,促席寒威挫。
崩腾踏成径,缭绕飞入座。
人欢瓦先融,饮隽瓶屡卧。
嗟予独愁寂,空室自困坷。
欲为后日赏,恐被游尘涴。
寒更报新霁,皎月悬半破。
有客独苦吟,清夜默自课。
诗人例穷蹇,秀句出寒饿。
何当暴雪霜,庶以蹑郊、贺。
白头老翁发垂领,牵孙与客摩孙顶。
翁年八十死无恤,怜女孩童困饥馑。
去年虽旱犹禾熟,今年飞霜先杀菽。
去年饥馑犹一粥,今年饥馑无馀粟。
客谢老翁将孙去,泪下如丝不能语。
零丁老病维一身,独卧茅檐夜深雨。
梦回犹是误呼孙,县吏催租正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