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缕曲》
《金缕曲》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词

软语花边听。正商量个侬归计,矮鬟肩并。

话到明朝销魂处,数点啼珠偷迸。

更不管舞衫红沁。

小院沈沈春如海,便缃桃落尽无人问。

心上有,别离恨。明珰莫负年时赠。

怎忘他弄娇体态,倚愁情性。

纵倩张郎偷春笔,写出眉痕一寸。

也难写相思一寸。

回首秦楼箫声杳,算兰堂未抵蓬山近。

应寄个,紫鸾信。

(0)
鉴赏

这首《金缕曲》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易顺鼎所作,词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闺中女子与情人离别的场景。开篇“软语花边听”,通过轻柔的话语和花香氛围,展现出女子的娇媚与亲密。接下来,“商量个侬归计”暗示了离别的主题,矮鬟并肩的画面更显温馨。

“话到明朝销魂处,数点啼珠偷迸”描绘了女子在谈论离别时忍不住流下泪水,情感深沉而动人。“小院沈沈春如海”则以春天的广阔无垠反衬内心的孤独与别离之痛。“便缃桃落尽无人问”进一步强调了女子的寂寞,即使桃花凋零也无人关心。

“心上有,别离恨”直抒胸臆,表达出女子对离别的深深哀愁。下片“明珰莫负年时赠”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情人的叮嘱。“怎忘他弄娇体态,倚愁情性”回忆起情人的温柔与忧郁,词人试图用文字来捕捉这份情感,但“纵倩张郎偷春笔,写出眉痕一寸。也难写相思一寸”说明文字难以完全传达相思之情。

结尾“回首秦楼箫声杳,算兰堂未抵蓬山近”借典故表达距离遥远,秦楼的箫声已远去,即使身处华美的兰堂,也比不上心中的蓬莱仙境。“应寄个,紫鸾信”则寄托了女子期待通过书信传递相思之情的愿望,深化了离别的主题。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和深情的倾诉,展现了离别时女子的内心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夏夜杂书·其二

梦中获异宝,固握恐其遗。

及觉乃空手,逌然用自嗤。

生来本何有,死去复焉携。

惟此真实性,敬以还两仪。

愚夫夸积聚,志士爱声施。

声施岂不广,一瞑奚所知。

(0)

游孙山观祭李介节先生祠和纪半樵韵

出北探薇径,墙东避世天。

龙腥流笕细,蟹眼沸垆圆。

尚挟云胥恨,真同徐市仙。

梅花黄叶里,村酒酹年年。

(0)

谒宋文宪公祠

四贤名姓重金门,晚戍忠州失主恩。

卜兆远依香界树,怀乡难返锦江魂。

异时俎豆英灵共,开国文章体格尊。

莫向寒芜悲马鬣,孝陵南望暮烟昏。

(0)

灵水庵

古刹余香火,回环水抱门。

窗虚摇竹影,碑断蚀苔痕。

地僻行人少,林深宿鸟喧。

前溪明月上,一磬定孤村。

(0)

题郭麟灵芬馆图·其一

白发不相待,青山诚可家。

乱泉争一壑,孤屋张群花。

麋鹿行堪恋,樵渔迹未赊。

祇应守岑寂,随分答年华。

(0)

由湖曲访山堂居士留赠

幽径春寒峭,野花开未繁。

篱疏摇竹影,桥侧络松根。

山雾欲为雨,溪流总到门。

我来寻逸士,相对欲忘言。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