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藏千年在,何人结构功。
寒潭空夜月,老桧易秋风。
我问四奇观,师云一切空。
因之悟真境,只在太虚中。
法藏千年在,何人结构功。
寒潭空夜月,老桧易秋风。
我问四奇观,师云一切空。
因之悟真境,只在太虚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境界。"法藏千年在,何人结构功"表达了对古老寺院深远历史的感慨,同时也反思着这些遗迹背后的智慧和劳动。
"寒潭空夜月,老桧易秋风"则描绘了一幅清冷幽静的山寺图景,月光下空寂的水潭与老树在秋风中摇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情境。
接着"我问四奇观,师云一切空"这两句,则体现了诗人对宇宙真理的追问和得到的一种禅宗般的答案——万物皆为空。这里的“四奇观”可能指的是某个寺院中的四处名胜,也可能是对宇宙间奇异景象的一种比喻。
最后"因之悟真境, 只在太虚中"表达了诗人通过这种对空性的领悟,得到了心灵的解脱和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在这里,“太虚”既可以指广阔无垠的自然,也可以理解为心灵深处的一种空明状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融合了景观描写、哲理思辨与个人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位修行者在大自然中寻求精神真理并最终得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