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年马通政吴太常顾沈二臬及凌守要予与蔡宪使饮太虚楼》
《同年马通政吴太常顾沈二臬及凌守要予与蔡宪使饮太虚楼》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不须槎上访蓬莱,咫尺云霄法象开。

挟日千峰凌睥睨,浮天万顷浸楼台。

西泠棹影烟从破,下界钟声晚自来。

十载故人尘外景,醉翁宁为酒徘徊。

(0)
鉴赏

此诗《同年马通政吴太常顾沈二臬及凌守要予与蔡宪使饮太虚楼》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太虚楼宴饮的情景,以及对周围自然景色的赞美。

首句“不须槎上访蓬莱”,以“不须”二字表达出无需远赴仙境之意,暗示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满足和欣赏。接着“咫尺云霄法象开”,描绘出云霄之下的景象仿佛法象初开,形象地展现了天空与大地之间的和谐与壮丽。

“挟日千峰凌睥睨,浮天万顷浸楼台”,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峰与楼台在日光映照下的壮观景象,千峰耸立,楼台倒映于万顷湖面上,形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西泠棹影烟从破,下界钟声晚自来”,诗人通过“西泠棹影”和“下界钟声”的描写,将自然与人文景观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日落时分,船桨划破水面的光影与远处寺庙传来的钟声交织在一起,增添了诗境的层次感和时间的流动感。

最后,“十载故人尘外景,醉翁宁为酒徘徊”,表达了诗人与老友相聚的喜悦之情,即使是在尘世间,也能寻得心灵的慰藉。诗人似乎在说,无论是饮酒还是赏景,都是为了与挚友共享这份难得的欢聚时光,体现了友情的珍贵与生活的诗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挚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眼儿媚.简王夫人仲英

西风吹泪洒寒林。乡梦杳难寻。

半床月影,一声归雁,几处疏砧。

可怜何事音尘绝,怊怅隔年心。

泬寥风景,凄凉滋味,分付孤斟。

(0)

浣溪沙

好梦留人悔欲醒。谁教莺语弄新晴。

乍寒还暖近清明。

门掩落花春寂寂,香消睡鸭昼沉沉。

日长闲自理瑶琴。

(0)

点绛唇.盆梅将开,以纸帐护之

出手枝高,恁般细蕾寒成簇。暗香生玉。

牢把葳蕤束。最早春光,又恐春光促。低低嘱。

慢些开足。不许风丝触。

(0)

百字令.题一奁吟

镜台无恙,忽一霎尘生,音容顿绝。

今古伤心遗例在,自是解人难得。

恨海空填,情天莫补,辜负如椽笔。

红笺吟遍,返生香总乏术。

未知底事干侬,读君诗罢,宛转愁无极。

一往情深谁遣此,岂独销魂醉骨。

词述黄门,神伤奉倩,哀思应绵结。

斯文斯恨,天长地久不灭。

(0)

暗香.乙丑春,家大人缄示梅花词,用石帚韵敬和

绣窗晓色。正梦回瘐岭,一声羌笛。

小展绿纱,对此盈盈忍轻摘。

万点琼瑶缀树,彩鸾下、偷描仙笔。

月乍过,筛影横斜,香气拂吟席。梅国,久寂寂。

怅万里路遥,梦痕空积。

题笺欲泣,清冷官斋镇相忆。

疑是花神索笑,几朵晕、屏山轻碧。

恨驿使、无便也,几时寄得。

(0)

柳梢青.春暮

过了清明,轻寒轻暖,春剩些些。

花褪莺慵,苔浓蝶懒,闲掩窗纱。梦醒宝鼎烟斜。

又柳外,红摇暮霞。怨杀东风,一年春事,都付杨花。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