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汝坟山庄留别卢象》
《归汝坟山庄留别卢象》全文
唐 / 祖咏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淹留岁将晏,久废南山期。

旧业不见弃,还山从此辞。

沤麻入南涧,刈麦向东菑。

对酒鸡黍熟,闭门风雪时。

非君一延首,谁慰遥相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īfénshānzhuāngliúbiéxiàng
táng / yǒng

yānliúsuìjiāngyànjiǔfèinánshān
jiùjiànháishāncóng

ōunánjiànmàixiàngdōng
duìjiǔshǔshúménfēngxuěshí

fēijūnyánshǒushuíwèiyáoxiāng

翻译
岁月即将过去,长久未能赴南山之约。
旧日产业未被抛弃,我决定从此告别尘世归隐山林。
我要去南涧处理麻料,东边田地收割小麦。
对着美酒,等待着鸡黍煮熟,有时会在闭门中度过风雪天气。
如果不是你的一再邀请,又有谁能安慰我这遥远的思念呢?
注释
淹留:停留。
岁将晏:年岁将近年底。
久废:长久搁置。
南山期:南山之约(指隐居的愿望)。
旧业:旧有的产业或职业。
见弃:被抛弃。
还山:归隐山林。
沤麻:浸泡麻纤维使其软化。
南涧:南方的溪涧。
刈麦:割麦子。
东菑:东方的田地。
对酒:对着美酒。
鸡黍熟:鸡肉和黄米饭煮熟。
闭门:关门在家。
风雪时:风雪天气。
延首:期待,盼望。
遥相思:遥远的思念。
鉴赏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离去时的不舍。"淹留岁将晏,久废南山期"表明时间在流逝,长久以来一直想访问南山,但却因为种种原因而迟延。这不仅是对自然之旅的渴望,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过去美好记忆的珍视和留恋。

"旧业不见弃,還山从此辞"则显露出诗人对于过往生活的割舍之情。"旧业"可能指的是诗人曾经在世俗中的职责或事业,而现在他选择了放下这些,回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心灵的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沤麻入南涧,刈麦向东菑"描绘了一幅农耕图景。诗人可能在表达一种从繁忙都市生活回归到田园生活的心愿,这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方式让人感到安宁和满足。

"对酒鸡黍熟,闭门风雪时"则是诗人描绘了一幅幽静的生活画面。这里的"对酒"意味着独自品尝美酒,而"鸡黍熟"则是一种简单而温馨的生活状态。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充满了雪花飘落的冬日,诗人选择关闭门扉,与世隔绝。

最后两句"非君一延首,谁慰遥相思"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情感。这里的"非君"可能指的是远方的亲朋好友,而"一延首"则是对他们深情的思念。在这个风雪交加的日子里,诗人最想得到的安慰就是来自这些远方亲人的关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不舍。同时,它也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情感联系,即便是在远离尘嚣的人生道路上,也渴望得到亲朋好友的理解与支持。

作者介绍
祖咏

祖咏
朝代:唐   号:均不详   籍贯:洛阳(今河南洛阳)   生辰:699~746

祖咏(699~746),字、号均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与王维友善。王维在济州赠诗云:"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其流落不遇的情况可知。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
猜你喜欢

答卓常簿二首·其一

神仙富贵拟皆差,已把云台让仲华。

幸有庾郎三种韭,别无滕叔两车麻。

斩新句子包诸体,放泼腔儿令一家。

白白红红满山谷,不知天女散何花。

(0)

寓言

赤肉团终当败坏,臭皮袋死尚贪痴。

生憎铜镜催白发,残著珠襦待赤眉。

高筑迷楼愁鬼瞰,多为疑冢怕人知。

吾评裸葬尤坚久,来往何曾挂一丝。

(0)

挽郑甥主学二首·其一

北辙心犹锐,南廊策不迁。

美芹干将相,采藻淑生徒。

赋鵩方强仕,闻鸡漫壮图。

未应精爽尽,丹穴有双雏。

(0)

挽李卿俦老二首·其二

人物今衰少,惟侯智勇兼。

悲风起关塞,斜日薄嵫崦。

老子无从涕,诸贤不及髯。

知心惟蜀李,应为发幽潜。

(0)

挽吴君谋少卿二首·其一

重瞳亲简擢,华发困招麾。

汶上吾行矣,胶西等弃之。

翟门罗爵静,鲁地泣麟悲。

意一奇风骨,如何不论思。

(0)

挽方德润宝学三首·其三

晚赐延和对,言公去国深。

遂良垂白发,臣甫抱丹心。

驰驿无银信,移麾有玉音。

遥知遗奏上,未免动宸襟。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