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织池间树,虫穿草上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细微之美,通过“风织池间树,虫穿草上文”这两句,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中的动态与静态景象融合在一起。
“风织池间树”,形象地展现了风吹过水面时,波纹在树影中交织出的动态画面。这里的“织”字用得恰到好处,既表现了风的轻柔与水波的细腻,又赋予了这一场景以艺术感,仿佛是大自然在编织一幅流动的画卷。
“虫穿草上文”,则进一步展示了微观世界的奇妙。虫子在草叶上穿行留下的痕迹,如同书写在草上的文字,既生动又富有想象力。这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多样性,也暗示了自然界中每一个微小生命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大自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多样性和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龙井新庵
幽禽多夕响,佳人延暮悲。
山馆唱高言,玄鹤鸣清池。
悠悠堕涧水,登眺有馀思。
弹琴盘石间,岂必岩桂枝。
月出流金塘,清歌同盛时。
女萝生北山,云气临华榱。
回翔此佳会,后宴安可期。
引领叹浩渺,四座各长咨。
青州府学窃感圣人闻韶之事
鲁叟㫺在齐,君臣岂知敬。
何期万世后,王礼祀元圣。
元圣去我邈,韶音已闻听。
厚味谅可忘,至乐诚无竟。
君哉虞舜氏,道德一何盛。
作乐化天下,百王莫能竞。
于心得真契,无位斯有命。
从容摄相间,暂使礼乐正。
去鲁因馈女,适卫还击罄。
徒怀经济具,可奈兄弟政。
文王虽既殁,周公当复梦。
不见凤鸟来,巳矣何所伤。
六经垂训明,雒雒峨宫墙。
瞻仰愿没齿,庶以希颜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