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寺偶题》
《山寺偶题》全文
明 / 袁宗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汉时城郭梁时寺,日炙风吹秋又春。

六代风流烟暝暝,三分旧恨水潾潾。

阴阳戏剧程生马,爪齿虚浮泡似人。

如此安禅亦剩事,只宜高枕对嶙峋。

(0)
鉴赏

这首《山寺偶题》由明代诗人袁宗道所作,描绘了山中古寺历经沧桑的景象,以及诗人对禅意与自然的感悟。

首句“汉时城郭梁时寺”,以“汉”与“梁”两个朝代对比,暗示了古寺历史悠久,见证了时间的流转与世事的变迁。接着“日炙风吹秋又春”,描绘了古寺在四季更替中的景象,阳光与风雨交替,岁月如梭。

“六代风流烟暝暝,三分旧恨水潾潾”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历史的辉煌与哀愁融入自然景物之中。“六代风流”暗指历史上六个朝代的繁华与衰落,“烟暝暝”形容历史的模糊与逝去;“三分旧恨”则表达了对往昔遗憾的深沉情感,“水潾潾”则以流水的潺潺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绵延不绝。

“阴阳戏剧程生马,爪齿虚浮泡似人”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人生的哲理思考。通过“阴阳”、“戏剧”、“程生马”、“爪齿虚浮泡”等意象,诗人探讨了生命、存在与宇宙间的关系,以及个体在时间长河中的渺小与短暂。

最后,“如此安禅亦剩事,只宜高枕对嶙峋”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禅学的领悟与追求。在经历了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深刻反思后,诗人认为安于禅定,面对自然界的壮丽与险峻,是一种难得的平和与满足。这里的“剩事”并非多余之事,而是指在经历了复杂的人生体验后,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整体而言,《山寺偶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袁宗道

袁宗道
朝代:明   字:伯修   籍贯:荆州府公安   生辰:1560—1600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猜你喜欢

奉诏陪祀谷祗坛西苑游瞩汎舟太液和亭溪学士·其一

祗坛奠璧晓光初,法驾临畴宿雨馀。

幕近炉烟浮羽仗,林晴花色上簪裾。

身逢广乐钧天盛,世际淳风太古如。

农亩起家陪帝籍,江乡春事忆郊居。

(0)

至日信州怀寄汪石潭宗伯·其一

至日题诗信州驿,泊舟虚馆近寒汀。

江潭岁晚蛟龙蛰,岩壑霜馀桧柏青。

鸣玉尚思金殿直,移文深忆草堂灵。

谢公正在东山畔,日对云峰看翠屏。

(0)

赠陈侍御原习

木落岁年晚,空江忽到公。

世途千辙异,高论一尊同。

怀玉幽人志,缨冠国士风。

重溟隔南纪,瞻望渺行骢。

(0)

高邮湖夜泛

四望渺无际,中流扬素波。

褰衣露华重,开帆月色多。

病骨成萧爽,秋光入荡摩。

汉槎天上客,历历近星河。

(0)

赠王克明进士之吉郡

豫章十三郡,庐陵实壮哉。

艺文今代盛,忠节古祠开。

山拥青螺出,洲分白鹭回。

投刃自兹去,人称理剧才。

(0)

徐侍读别后寄赠·其一

行辀望已远,悠悠那复亲。

微霜映郊树,斜日暗京尘。

身病嗟行役,情真念吐申。

惟应梅驿使,频寄薜园春。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