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坛奠璧晓光初,法驾临畴宿雨馀。
幕近炉烟浮羽仗,林晴花色上簪裾。
身逢广乐钧天盛,世际淳风太古如。
农亩起家陪帝籍,江乡春事忆郊居。
祗坛奠璧晓光初,法驾临畴宿雨馀。
幕近炉烟浮羽仗,林晴花色上簪裾。
身逢广乐钧天盛,世际淳风太古如。
农亩起家陪帝籍,江乡春事忆郊居。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皇帝在谷祗坛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景,以及随后在西苑和太液池泛舟游玩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皇家祭祀与休闲活动的庄严与雅致。
首联“祗坛奠璧晓光初,法驾临畴宿雨馀”,开篇即点明了祭祀活动的地点与时间,晨光初照,祭祀仪式即将开始,皇帝驾临,背景是经过一夜雨水洗礼后的清新环境。这一句通过“晓光”、“法驾”、“宿雨”等词,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又不失自然之美的氛围。
颔联“幕近炉烟浮羽仗,林晴花色上簪裾”,进一步描绘了祭祀现场的景象。炉烟缭绕,羽仗轻扬,林间阳光透过树梢,映照着花色,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仪式的神圣与华美。同时,“上簪裾”一词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服饰联系起来,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颈联“身逢广乐钧天盛,世际淳风太古如”,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貌的感慨。广乐演奏,仿佛置身于天界,展现出盛世的繁华与和谐;而“淳风太古如”则强调了这种和谐与美好与远古时期的淳朴风气相呼应,传递出一种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尾联“农亩起家陪帝籍,江乡春事忆郊居”,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将个人与国家、自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连接。诗人作为农耕社会的一员,参与祭祀活动,同时也怀念起故乡的春日风光,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眷恋与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这一联既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共生的理念。
综观全诗,严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祭祀与游赏的场景,不仅展现了古代皇家活动的宏大与庄严,也融入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鱼肠扁诸射斗牛,人间谁识双吴钩。
鲸鲵簸浪雷电激,分飞岂合三千秋。
君生东吴我南粤,形影万里两阔绝。
长空紫气徒尔高,双钩西照芙蓉阙。
侧身胡为在穷发,苦欲识君不能谒。
挥弦一送沧洲鸿,把钓空怀五湖月。
君乎意气大自奇,尺书寄我河梁诗。
神交惨淡论肝胆,满目青云世上儿。
只今作者盛昭代,登坛叱咤千人废。
风格能令冠一时,才华久已推前辈。
鸴斯未用学鹍鹏,丘垤宁须拟嵩岱。
前驱自许当单于,一笑便堪迷下蔡。
得此椷藏山笥中,芜城夜夜精光在。
我自蒯缑何所之,哀歌斲地魑魅悲。
天涯把臂岂易得,斗酒欢呼君莫疑。
君莫疑,行莫迟。
愿似吴钩江上合,风涛毋遣遥相思。
《吴钩行答刘子威》【明·欧大任】鱼肠扁诸射斗牛,人间谁识双吴钩。鲸鲵簸浪雷电激,分飞岂合三千秋。君生东吴我南粤,形影万里两阔绝。长空紫气徒尔高,双钩西照芙蓉阙。侧身胡为在穷发,苦欲识君不能谒。挥弦一送沧洲鸿,把钓空怀五湖月。君乎意气大自奇,尺书寄我河梁诗。神交惨淡论肝胆,满目青云世上儿。只今作者盛昭代,登坛叱咤千人废。风格能令冠一时,才华久已推前辈。鸴斯未用学鹍鹏,丘垤宁须拟嵩岱。前驱自许当单于,一笑便堪迷下蔡。得此椷藏山笥中,芜城夜夜精光在。我自蒯缑何所之,哀歌斲地魑魅悲。天涯把臂岂易得,斗酒欢呼君莫疑。君莫疑,行莫迟。愿似吴钩江上合,风涛毋遣遥相思。
https://shici.929r.com/shici/VSgRi5akW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