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地偶相见,语多为别难。
诗成公府晚,路入翠微寒。
逢石自应坐,有花谁共看。
身为当去雁,云尽到长安。
心地偶相见,语多为别难。
诗成公府晚,路入翠微寒。
逢石自应坐,有花谁共看。
身为当去雁,云尽到长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公府偶然相见,情意绵长却又不得不别的难以表达的情感。"心地偶相见,语多为别难"两句表明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虽然见面时话语频频,但每一句话都承载着即将分别的无奈与困难。
"诗成公府晚,路入翠微寒"则写出了诗人在完成诗作后的夜晚,步出公府之时,外面的道路已被晚风和夜色所覆盖,给人以清冷孤寂之感。
接下来的"逢石自应坐,有花谁共看",则是诗人情感的一种抒发。他在路边的石头上随意落座,却发现身边并无知音可以共同欣赏周遭的花朵,这强化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两句"身为当去雁,云尽到长安"表达了诗人希望像大雁一样飞往远方,直至云端消失,抵达那遥远的长安。这里不仅有对自由飞翔的向往,更融入了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深沉的友情之美,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无限眷恋。
经时苦炎暑,心体但烦倦。
白日一何长,清秋不可见。
岁功成者去,天数极则变。
潜知寒燠间,迁次如乘传。
火云忽朝敛,金风俄夕扇。
枕簟遂清凉,筋骸稍轻健。
因思望月侣,好卜迎秋宴。
竟夜无客来,引杯还自劝。
一日日,作老翁。一年年,过春风。
公心不以贵隔我,我散唯将闲伴公。
我无才能忝高秩,合是人间闲散物。
公有功德在生民,何因得作自由身。
前日魏王潭上宴连夜,今日午桥池头游拂晨。
山客砚前吟待月,野人尊前醉送春。
不敢与公闲中争第一,亦应占得第二第三人。
劝君买取东邻宅,与我衡门相并开。
云映嵩峰当户牖,月和伊水入池台。
林园亦要闻闲置,筋力应须及健回。
莫学因循白宾客,欲年六十始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