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城子·其一》
《江城子·其一》全文
清 / 樊增祥   形式: 词

满衣风露两眉秋。板桥头。小兰舟。

朵朵绯霞,叶叶翠云流。

蓦见吴娃红粉面,比花俊,替花羞。

菱歌声绕十三楼。劝侬休。要侬留。

从古采莲,故事起苏州。

七二鸳鸯花底睡,浑不带,一分愁。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的景色和人物情感。"满衣风露两眉秋",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主人公衣衫上沾满了秋夜的露水,眉头紧锁,透露出淡淡的哀愁。

"板桥头。小兰舟",点明了地点和交通工具,板桥边的小舟,暗示着主人公的孤独与漂泊。接下来的"朵朵绯霞,叶叶翠云流",运用比喻,将晚霞和荷叶比作流动的云彩,色彩斑斓,画面生动,但又暗含离别或期待重逢的情绪。

"蓦见吴娃红粉面,比花俊,替花羞",主人公意外遇见了美丽的女子,她的美貌甚至超越了花朵,让花都为之逊色,同时也让主人公感到自惭形秽,增添了情感的复杂性。

"菱歌声绕十三楼",歌声悠扬,回荡在十三楼的周围,增添了欢乐的气氛,然而"劝侬休。要侬留",歌词似乎在劝说主人公放下心中的愁绪,留下享受此刻的欢愉。

"从古采莲,故事起苏州",借古人的采莲故事,暗示苏州的美好传说,也寓言了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的回忆。

最后,"七二鸳鸯花底睡,浑不带,一分愁",以鸳鸯共眠的画面收尾,寓意主人公暂时忘却了烦恼,沉浸在花香与爱情的甜蜜中,没有一丝愁苦。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变化,展现了主人公在秋夜中的情感波折,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樊增祥

樊增祥
朝代:清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
猜你喜欢

诸公唱和多记经历之事因感昔游复用元韵凡三首·其三

平生南北与东西,岂是扬波与汩泥。

晚入金门诸彦接,来同绮席赐尊携。

时逢宠渥欣陪预,老遇风光懒咏题。

共戴君恩何以报,惟将圣寿祝天齐。

(0)

初过白沟北望燕山

青山如壁地如盘,千里耕桑一望宽。

虞帝肇州疆域广,汉家封国册书完。

因循天宝兴戎易,痛惜雍熙出将难。

今日圣朝恢远略,偃兵为义一隅安。

(0)

次韵韩康公对雨即事有怀五弟

燕閒谁伴泛金焦,注想鸰原望泬寥。

接客后堂聊造适,偃藩临汝正逍遥。

齐名孟季须爰立,一致夷聃异反招。

笔札文章俱第一,风流今不数三萧。

(0)

次行奚山

奚山缭绕百重深,握节何妨马上吟。

当路牛羊眠荐草,避人鸟鹊噪寒林。

羸肌已怯旃裘重,衰鬓宁禁霜雪侵。

独爱潺湲溪涧水,无人知此有清音。

(0)

又和十二月十一日雪

腊前寒雨已为霖,一夕皑皑变暝阴。

春圃暗惊花萼早,客舟偏觉漕渠深。

都无车马尘过眼,唯有尊罍酒惬心。

共喜时和成美岁,预知氛祲不能侵。

(0)

次韵刘景文送钱蒙仲三首·其二

寄语竹林社友,同书桂籍天伦。

王郎独为鬼录,世间无此玉人。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