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故元少尹集后二首·其二》
《题故元少尹集后二首·其二》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遗文三十轴,轴轴金玉声。

龙门原上土,埋骨不埋名。

(0)
翻译
遗留的诗文有三十卷,每卷都如金玉般发出光芒。
龙门高原上的泥土,埋葬了尸骨却埋没不了名声。
注释
遗文:遗留的著作。
三十轴:三十卷书。
轴轴:每卷。
龙门原:龙门高原,地名。
上土:上面的泥土。
埋骨:埋葬尸骨。
不埋名:不能埋没名声。
名:名声。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题故元少尹集后二首(其二)》,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感慨和对过往文明的怀念。

"遗文三十轴,轴轴金玉声。"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场景:三十轴的书卷散发着金玉般珍贵的声音,这里的“遗文”指的是流传下来的一些文献或书籍,而“轴轴金玉声”则形象地表达了这些文字的价值和美感,就如同金玉发出悦耳之声,意味着诗人对这些文化遗产给予极高的评价。

"龙门原上土,埋骨不埋名。" 这两句转而深沉,诗人在这里写到的是生命的消逝和历史的无情。在广袤的龙门原上,那些曾经生活过的人们,他们的遗体与大地融为一体,但他们的名字、身份却随风而去,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两句诗传达出一种对个人生命渺小和历史洪流中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情境,既表达了诗人对于古文明遗产的珍视,也反映了他对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微小与易逝的深刻认识。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野望二首·其一

萋萋麦陇杏花风,好是行春野望中。

日暮不辞停五马,鸳鸯飞去绿江空。

(0)

晨坐寓兴

清晨坐虚斋,群动寂未諠。

泊然一室内,因见万化源。

得丧心既齐,清净教益敦。

境来每自惬,理胜或不言。

亭柯见荣枯,止水知清浑。

悠悠世上人,此理法难论。

(0)

晚秋野望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

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

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

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0)

杂曲歌辞.太行苦热行

迢递太行路,自古称险恶。

千骑俨欲前,群峰望如削。

火云从中出,仰视飞鸟落。

汗马卧高原,危旌倚长薄。

清风竟不至,赤日方煎铄。

石枯山木燋,鳞穷水泉涸。

九重今旰食,万里传明略。

诸将候轩车,元凶愁鼎镬。

何劳短兵接,自有长缨缚。

通越事岂难,渡泸功未博。

朝辞羊肠阪,夕望贝丘郭。

漳水斜绕营,常山遥入幕。

永怀姑苏下,遥寄建安作。

白雪和难成,沧波意空托。

陈琳书记好,王粲从军乐。

早晚归汉廷,随公上麟阁。

(0)

茶中杂咏·其八茶鼎

龙舒有良匠,铸此佳样成。

立作菌蠢势,煎为潺湲声。

草堂暮云阴,松窗残雪明。

此时勺复茗,野语知逾清。

(0)

襄阳舟夜

下马襄阳郭,移舟汉阴驿。

秋风截江起,寒浪连天白。

本是多愁人,复此风波夕。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