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递太行路,自古称险恶。
千骑俨欲前,群峰望如削。
火云从中出,仰视飞鸟落。
汗马卧高原,危旌倚长薄。
清风竟不至,赤日方煎铄。
石枯山木燋,鳞穷水泉涸。
九重今旰食,万里传明略。
诸将候轩车,元凶愁鼎镬。
何劳短兵接,自有长缨缚。
通越事岂难,渡泸功未博。
朝辞羊肠阪,夕望贝丘郭。
漳水斜绕营,常山遥入幕。
永怀姑苏下,遥寄建安作。
白雪和难成,沧波意空托。
陈琳书记好,王粲从军乐。
早晚归汉廷,随公上麟阁。
迢递太行路,自古称险恶。
千骑俨欲前,群峰望如削。
火云从中出,仰视飞鸟落。
汗马卧高原,危旌倚长薄。
清风竟不至,赤日方煎铄。
石枯山木燋,鳞穷水泉涸。
九重今旰食,万里传明略。
诸将候轩车,元凶愁鼎镬。
何劳短兵接,自有长缨缚。
通越事岂难,渡泸功未博。
朝辞羊肠阪,夕望贝丘郭。
漳水斜绕营,常山遥入幕。
永怀姑苏下,遥寄建安作。
白雪和难成,沧波意空托。
陈琳书记好,王粲从军乐。
早晚归汉廷,随公上麟阁。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艰险与炎热,以及军旅生活的艰辛。开篇即以“迢递太行路,自古称险恶”勾勒出太行山脉的雄伟与危峻,其后的“千骑俨欲前,群峰望如削”则形象地展示了军队在这片土地上的英姿飒爽。然而,这种壮丽景象随即被“火云从中出,仰视飞鸟落”中的炎热气候所掩盖,展现了一幅夏日边关的酷热图景。
接下来的“汗马卧高原,危旌倚长薄”和“清风竟不至,赤日方煎铄”则更加深化了这种氛围。诗人通过对比手中的冷饮与远处传来的消息,以及将领们的焦虑和军中生活的艰辛,展现了边塞将士们内心的渴望与孤独。
“何劳短兵接,自有长缨缚”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战争手段的智慧思考。随后的“通越事岂难,渡泸功未博”则是对军旅生涯中征战困难的一种回应。
最后,“朝辞羊肠阪,夕望贝丘郭。漳水斜绕营,常山遥入幕”等句节,是诗人在描述一日行军的景象,而“永怀姑苏下,遥寄建安作”则是对远方家乡的深情思念。
整首诗语言朴实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军旅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边塞将士们的艰辛与孤独,以及对远方故土的无限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