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坚韧不拔的意象。"城西门前滟滪堆",给人一种时间悠长、物是人非的感觉,那些积累已久的事物在这里静默堆积。"年年波浪不能摧",则强调了这些堆积的坚固和持久,不被岁月和自然力的侵蚀所动摇。
然而,诗人并没有就此停留在客观描述上,而是转向了内心的情感世界。"懊恼人心不如石",表达了一种对于人心脆弱的感慨,相比之下,那些坚硬的物质显得更加可靠和持久。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界的观察,更是对人性复杂多变的一种深刻体悟。
最后两句"少时东去复西来",则描绘了一种生命流转、无常易逝的情景。时间在不断地流逝,每个瞬间都在发生着变化,而人类的活动和生命本身也在这不断的变迁中前进。这不仅是对自然界中事物流动性的描写,也是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一种感叹。
整首诗通过对比坚硬不朽的事物与易逝的人心,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变化和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昔见淮水清,今见淮水浑。
问之何因尔,淮吏谓予言。
此淮出桐柏,彼汴来昆崙。
年年相合流,东望沧溟奔。
汴入淮而清,有若淮水尊。
风休一色静,古鉴磨无痕。
今年淮水小,仅能庇龟鼋。
黄河从春来,桃花注龙门。
滔滔朝宗势,巨浪日夕烦。
小清纳大浊,势不得自存。
崩腾一波走,磅礴泥沙喷。
我闻吏之言,冥默窃自论。
君子洁履操,小人为诈谩。
奸豪烁危行,烈火燎于原。
哗言污正论,青蝇止于樊。
中人可移性,鲜克始终惇。
夙夜念淮水,清心大吾源。
杰槛雄檐倚碧空,玲珑窗户湿青红。
因山卜地心机巧,望水如天眼力穷。
千里胜形吟笔内,万家和气饮杯中。
吏民共指双旌语,今日梁公昔谢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