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饮得大江中,更枉輶轩到里中。
访旧不辞山路险,居今谁有古人风。
汉胡隐遁藏清叟,瑞节欢迎走野童。
赖有良朋共樽酒,雍容不与孙文同。
三年饮得大江中,更枉輶轩到里中。
访旧不辞山路险,居今谁有古人风。
汉胡隐遁藏清叟,瑞节欢迎走野童。
赖有良朋共樽酒,雍容不与孙文同。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汤沧所作,名为《赠久轩提刑江东二首(其一)》。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态度的抒发,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高洁品格的生活理念。
“三年饮得大江中,更枉輶轩到里中。” 这两句开篇便展现出诗人的豁达胸怀和对自然的深切感悟。三年时间在大江边饮马,意味着诗人长期沉浸于自然之中,这种生活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世事无常和物是人非。
“访旧不辞山路险,居今谁有古人风。”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现实的不满。尽管山路崎岖难行,但诗人依然愿意去寻觅昔日的足迹;而在现在的生活中,却很少有人能够继承古人的高风亮节。
“汉胡隐遁藏清叟,瑞节欢迎走野童。”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景象。"汉胡"指的是汉族与匈奴等少数民族之间的边塞地区,这里成为了诗人隐居之地;“瑞节”则是指节气和谐,暗示着自然界中的和平与美好。
“赖有良朋共樽酒,雍容不与孙文同。”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社交选择。他感激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一起饮酒享乐,而他自己的生活态度却与那些名士文人如孙过庭等不同,不愿意追求浮华虚名。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隐逸情怀和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反映出了他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
寥寥兹夏晚,秋韵已萧然。
风雨疏篱外,诗书曲几前。
道心勤自厉,愁绪每相牵。
秦树连烽火,吴鞋落海壖。
不能先到县,岂待晚归田。
丹剂谁能遘,金炉试得烟。
去天真一百,奏牍旧三千。
藁草纷盈架,谁令宿瘤研。
志士相逢属暮年,泪如有尽恨无边。
空城鬼火随胡骑,满驿莼丝倚楚天。
愁外谁知餐玉术,醉来自咏钓竿篇。
夫君心事有如此,何日骑鲸出九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