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戛鸣残雨,漪漪傲晓阳。
宋人失玉叶,梁苑有霓裳。
扫月寒相映,淩烟黛罩光。
他时郢客曲,应入凤萧长。
戛戛鸣残雨,漪漪傲晓阳。
宋人失玉叶,梁苑有霓裳。
扫月寒相映,淩烟黛罩光。
他时郢客曲,应入凤萧长。
这首诗描绘了雪竹在晨光中的独特风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竹在雨后的清丽与坚韧。
首联“戛戛鸣残雨,漪漪傲晓阳”以动态的描写开篇,形象地描绘了雨后竹林中竹叶上的雨滴在阳光下轻轻摇曳的情景,既有声音的描绘(戛戛鸣),又有视觉的描绘(漪漪傲),生动展现了竹子在雨后初晴时的生机与活力。
颔联“宋人失玉叶,梁苑有霓裳”运用典故,将竹叶比作宋人的玉叶,暗示竹叶的珍贵与美丽;同时,将竹林中的景象比作梁苑的霓裳,进一步强调了竹林的华美与高雅,同时也暗含了对竹子品格的赞美。
颈联“扫月寒相映,淩烟黛罩光”则转向对竹子在月光和烟雾中的描绘,通过“扫月”、“淩烟”等词,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突出了竹子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美丽与坚韧。
尾联“他时郢客曲,应入凤萧长”引用了古代楚国郢都的典故,预示着未来会有郢客之曲,即高雅的音乐,来赞颂竹子,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美好品质的向往与期待,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事物永恒流传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竹在不同情境下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高洁品格的赞美与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美的深刻感悟。
黄茅古道外,羸马发南州。
有客嗤齐鲁,何人念楚囚。
岁年付流水,风雨满沧洲。
手把菖蒲看,黑头非所求。
坏云如山压齐垒,六军颜色如灰死。
高郎元自解琵琶,万岁无愁作天子。
伯升何曾上青天,溅血遗痕芳草间。
长城万里自推仆,骏马只驮冯小怜。
奸臣百计为蟊贼,不但妖娥解倾国。
熊罴哮斗蹙平阳,冯妃对镜娇栊妆。
死生契阔不相弃,双双刎颈长安市。